语言选择:中文 | EN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官方网站!

“井冈模式”: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自创建以来,始终严格按照中央赋予的功能定位和办学要求,特别是按照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提出“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每个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的要求,围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这一培训主题,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井冈山及其周边的革命历史资源和优势,创新并运用独特的培训方式和教学方法,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激情与理性相结合,着力构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井冈模式”。

  一、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井冈山及其周边丰富的历史资源,形成中井院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独特优势

  20世纪20年代末,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创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开篇。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和中央苏区时期留下的光辉著作和诗篇。这一切,既是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的见证,又是井冈山精神的高度凝结,为加强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独特、丰富、鲜活的素材和场景。

  (一)井冈山革命道路为新时期广大领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供了光辉典范。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这种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对于我们广大干部更好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和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井冈山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为新时期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许许多多党的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为主义而牺牲”的壮丽凯歌。广大军民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对理想忠贞不渝,自强不息,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有力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是值得广大党员干部永远学习的典范。

  (三)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优良传统为当前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学习标杆。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军民一家,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和谐的党群关系。“红米饭、南瓜汤”所体现的艰苦奋斗精神,“朱德的扁担”所体现的工作作风,“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所体现的铁的纪律,是广大党员干部对照的“镜子”和学习的榜样。

  (四)井冈山现存的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为干部党性锻炼提供了搬不走、移不动、不可复制的实地课堂。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这片红土地上,完好地保存着数百处革命旧居旧址,如闻名遐迩的黄洋界哨口、茅坪八角楼等,其中21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六年的发展,学院已经在江西、湖南、湖北和福建四个省市,开发出现场教学点57个、体验式教学点4个、社会实践点26个,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培训主题的实际需要为“纲”,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点”,以历史进程脉络为“线”,以不同的革命根据地为“面”,纵横交错、有机连接的教学资源网络。构建了丰富而完整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良好载体和鲜活场景。

  二、创新教学方法,着力打造中井院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培训特色

  学院始终注意把握现代干部教育发展趋势与规律,不断创新,研究和探索了多种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组合运用,取得独特效果,逐渐形成了鲜明特色的中井院教法。

  课堂教学紧扣主题,突出学员主体性。学院紧紧围绕“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这个培训主题,在开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历程与主要经验”、“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中央苏区简史与苏区精神”等特色专题教学中突出“研究式”、“启发式”,注重发挥教师和学员两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传授式教学与学员发现式学习紧密结合,注意“精”讲、“巧”讲,即讲重点、难点和关键,讲方法、思路和学习过程,但讲而不满、引而待发,留给学员充分思考的余地和发问的机会。这种研究式、启发式的专题教学把学员学习过程变成积极参与思想交流与碰撞的过程,调动他们参与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育变成学员认知和感悟党性党风党纪的思想盛宴。

  现场教学依托资源,注重参与和体验。情理交融的现场教学是以现代科学的干部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认识干部教育培训规律以及领导干部在职培训的特点而作的一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学院专门成立了现场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组,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现场教学的内在规律,积极探索现场教学与各种教学方式有效结合的形式,对所有现场教学点进行深度挖掘,不断提升现场教学的学术含量和理论层次,增强感染力和震撼力。“一个现场教学点就是一部活教材。”通过现场教学,组织学员到井冈山及其周边的红色旧居遗址实地,了解革命历史,接受传统教育,让他们在感动和体验中学习和体会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学习和体会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共产党人的伟大品格、优良作风和铁的纪律。目前,现场教学已经成为中井院教学方法中所占分量较大、给学员留下印象最深刻甚至终生难忘的、最能体现中井院教学特色的一种教学方法。

  隐性教学隐于环境,重在润物细无声。在培训过程中,学院通过情景创设和气氛营造,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体验、感悟和接受以红色为主旋律的理想信念和优良作风等方面的教育。如学院LED大型显示屏滚动播出井冈山精神的主要内涵、学院广播系统播放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学员外出教学佩戴红色标识带等。这种隐性教学,学院作为教学实施方是有组织有准备有系统地展开的,目的是让学员身处学院感受满目“红色”,从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内容“灌输”给学员。

  此外,还有案例教学、实践教学、音像教学、激情教学、拓展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学院根据教学体系的布局、培训对象的需求、教学内容的搭配、教学资源的分配等,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综合运用,达到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层层深入的教学效果。

  三、坚持“四个结合”,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实效

  井冈山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为我们今天加强干部党性锻炼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良好的载体、鲜活的场景。但历史资源不等同于教学资源,得天独厚的素材也不可能自动变为教学特色,而必须按照教育培训的规律对这些资源进行转化,方能取得独特的培训效果。因此,我们在培训中特别注意做好“四个结合”。

  一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精神宝库,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生动、深刻的教材。学员来学院是要通过学习历史,在世界观、方法论方面得到启发、得到感悟,因此,加强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就历史讲历史,而必须紧密联系现实,找准历史与现实的对接点。从井冈山斗争时期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我们党从革命党成为了执政党,从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到领导人民建设国家,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把井冈山精神放在世界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改革开放史的背景中去理解、把握,更要结合时代要求加以深化、实化,围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个总目标,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引导学员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面前,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加强对学员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的教育,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创建人民政权的艰难过程教育学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倍加珍惜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自觉增强公仆意识、宗旨观念,发扬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把井冈山精神的教育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教育融合起来,把最真、最美、最富感染力的史实讲出来,还要邀请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现身说法,引导学员继承井冈山光荣革命传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

  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把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井冈山时期的历史经验与改革开放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井冈山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我们既要在每个历史事件、人物、细节的讲解中以小见大,折射井冈山精神,又要注意从总体上把握井冈山精神的主要内涵和时代意义。讲井冈山斗争史,注意结合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历程,结合对中国国情的分析,结合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学员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高度,加深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把握,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进行现场教学,在让学员了解历史、学习传统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员紧密联系当前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对照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的党性党风党纪这面“镜子”,认真思考向革命先辈学什么,自觉清扫精神灰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从而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和政治方向健康成长。只有联系学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才能满足学员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需求,才能真正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教学技巧,是取得干部教育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学院紧紧依托井冈山红色革命资源,设置情理交融的现场教学、情景模拟的体验教学、触摸国情的实践教学、互动研讨的专题教学、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澎湃情感的激情教学等形式,做到把历史变为教材、现场变为课堂、灌输变为互动,做到“寓理于史、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在教学中,坚持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用事实说话,用史事论证,注重教学主题的提升。学院自创办以来,紧紧依托现场资源,遵循教育培训规律,构建了“六个一”的模式,即“围绕一个主题、讲述一个典型(人物、故事或历史细节)、设计一个活动、营造一个氛围、达到一次震撼、受到一次启迪”,努力把静止的、平面的历史资源转化为立体的、鲜活的形象,激发学员情感,启发学员思考,增强教学的震撼力,很好地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四是激情与理性相结合。情感在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堂成功的现场教学或激情教学与学员的情感融入是分不开的。但仅仅激发情感、以情动人还是不够的,还要将这种情感激发转变为学员的理性思考,让学员在情理交融中产生思想共鸣,使学员的政治思想和精神素养在真正的“情知合一”中得到陶冶和升华。因此,我们在充分发挥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教学演出、唱革命歌曲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员情感、震撼学员心灵的同时,注意每个现场教学点的主题凝练和理论提升。比如,讲三湾改编,要突出党支部建在连上、党的建设的创新和人民军队军魂的形成;讲小井红军医院烈士的事迹,要突出革命先烈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情怀;讲毛委员大井访贫、“朱军长送盐”,要突出革命领袖的崇高风范和共产党人的宗旨观念;讲黄洋界保卫战,要突出共产党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讲“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要突出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等。这样进行讲解,才能讲出激情、讲出理性。另外,为把学员的感性体验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自觉,学院在开展现场体验教学的同时,及时安排相关的课堂讲授、学员论坛、自学、小组交流等教学活动,补充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必要的理论引导,让学员对自己的感悟进行梳理、归纳,进一步深化其对历史、对现实的思考。

  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来江西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80多年前,我们党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井冈山精神。我们要始终忠于理想、坚定信念,勇于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矢志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使井冈山精神始终成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用井冈山斗争时期共产党人的党性党风党纪对领导干部进行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落脚点是教育引导受训干部做到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自觉地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不断增强学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和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主动性,使每一位参训学员都打上井冈山斗争时期和中央苏区时期共产党人党性党风党纪的深刻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