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中文 | EN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官方网站!

中医药为什么能振兴?——学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所悟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历经数千年的实践与发展,形成了其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是人类医药卫生文明的开拓者。
  然而近代随着西医的强势传入,中医药的发展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制和冲击,从“西学东渐”到“废止中医案”,中医药日渐式微、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医药学得以重获新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把振兴发展中医药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上升到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一系列理论方针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使中医药从近代命运多舛的波折困境中逐渐走向天时地利人和的全面振兴新时代。
  从存废之争到走向振兴,中医药有今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必有相当的条件。只有从外因到内生认识其发展的底层逻辑,才能正确把握发展的方向、路径和形式,让中华医药振兴传续不辍。为此,笔者通过研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掌握此文中蕴含认识问题的方法,结合中医药发展历程和所需条件,分析新时代中医药为什么能够振兴。
  一、《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启示
  秋收起义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第一面旗子。但起义失利,尤其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队伍中不少人悲观失望,缺乏信心,怀疑“这面红旗能打下去吗”。“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往往发生在革命形势转折之际,或者发生在强敌围困形势严重之时,抑或是发生在由于主观指导错误导致红军和根据地遭遇挫折的情况下。这样一个疑问和悲观情绪长期存在,不断弥漫,必然涣散革命队伍斗志,成为红军和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极大障碍,对中国革命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这种错误思想一出现,毛泽东同志就予以高度重视。
  1928年 10月 4日,在湘赣边界党的二大上,毛泽东同志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就是这个决议案的一部分)。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详尽分析中国革命的特点,进一步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第一,它的发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第二,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第三,小地方民众政权之能否长期地存在,则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这一个条件。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第五,红色政权的长期的存在并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毛泽东从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群众基础、革命形势、红军存在、党的力量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从根本上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有了充分可信的科学理论依据,从而使军民坚定红色政权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下长期存在和不断发展的信心。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产生,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 ”正是对中国革命发展规律有了超人的认识与把握,毛泽东的红色政权理论才能始终把握住中国革命前进的正确方向。“三角法”,包括势(第三条)、内因(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和外因(第一条)。外因的把握一定要有客观和全局,内因的分析要从思想(第五条)、能力(第四条)和基础(第二条)入手,而“势”是方向,如果方向错了,内外因再好,也会犯“南辕北辙”的错误。用“三角法”分析中医药为什么能够振兴,我们就可以发现中医药的振兴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图:三角法
  二、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引领中医药的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全领域、全地域、全方位的振兴,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都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了重要启示,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重要组成,她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精华,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中医药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形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庸”的认识论、“道法自然”的方法论及“大医精诚”的道德观等,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中医药在实践方面的治疗效果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优势与核心价值的充分展示。“中医药”之“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即以中华文明为母体,包括中华各民族医药在内对生命、疾病和健康的共同意识;“中医药”之“医”,即传统、现代及未来之医学。其不仅涵盖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同时也包括从传统医学中衍生出的新理论、新技术;“中医药”之“药”,即中外、古今之药。其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固有生产、应用之药物,也包括产自境外、经过流通进入中国并被古代医家所阐释、应用的药物,以及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研发、生产的新药物。中医药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确立,正是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直接体现。中医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哲学智慧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因此,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必会引领和促进中医药振兴,迸发蓬勃生机。
  同时,中医药振兴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部分,助力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伴随着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不断彰显,中医药在世界医学舞台熠熠生辉。当前,中医药已传播至 19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盟、拉共体,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等地区和机制合作的重要领域。同时,我国与4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签订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开展了 30个较高质量的中医药海外中心和 75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建设工作;中医药内容纳入 16个自由贸易协定,建设 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药类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到 281.9亿美元,推动中药类产品在更多国家注册,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由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建设的国际传统医学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正式被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接受为一级注册机构。这是世界上首个跨国家和地区的以临床试验为主题范围划分的注册机构,是中医药乃至全球传统医学临床科研规范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渠道。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正在积极提升国家软实力。由此可见,中医药兴则文化兴,文化兴则民族兴。
  三、内因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医药振兴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把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作为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不懈推动中医药与时俱进发展。
  近代以来,西医因治疗技术特别是眼科与外科等手术治疗所表现出的显著疗效有别于传统医学的经验,被称为“科学医学”,中医药学遭到怀疑和否定。民国时期,医政制度基本仿照西方,传统中医被斥为“落后、迷信、不科学”,废止中医之争开始。新文化运动中,中医阴阳五行等医理基础被批判为伪科学、玄学。中医在中国医学界逐渐丧失了主流地位,演变为“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格局。
  在中医之争中,青年毛泽东认为中西医学各有所长、医理各有特点。1913年,他在读书笔记《讲堂录》中写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医生和药源都极为缺乏,毛泽东及时指导医院“用中西两法治疗”,将中医中药重视起来。1933年 3月,“中央红色医院”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指示,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要结合进行,要中西医合作。1944年 5月,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强调中西医要讲统一战线:“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作用都是要治好病。”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废止中医”思想回潮影响,中医面临“科学化”改造,党中央及时纠偏,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得以确立。1954年,毛泽东多次对中医药工作作出批示,对轻视、歧视、限制中医的错误做法及时批判和纠正。同年 11月,中共中央对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的报告》作了批示。中央指出,要大力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中医,鼓励那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医,采取适当的态度同中医合作,向中医学习,同时要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义情绪,巩固地建立中西医之间相互尊重和团结的关系,使我国固有的医药知识得到发展,并提高到现代科学的水平。1958年,中国掀起了西医学习中医运动。  
  中医学院举办了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毛泽东肯定了这一做法,并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1970年 11月,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并在会议期间接见了全体与会代表,肯定了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成绩,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陆续出台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文件,保持了国家中医药政策的连续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聚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一时代课题,充分肯定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认识中医药、如何发展中医药、发展什么样的中医药等根本性、长远性问题,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方向、描绘蓝图、明确任务,为做好中医药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逐步搭建。总览中医药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对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始终高度重视,中医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保持了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目前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传统医学体系。要守正创新,“正”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树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思想,才能使中医药振兴得到保证。 
  2.新时代的人才队伍是中医药振兴的力量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 ”深刻阐明了人才队伍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人才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人才也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为中医药振兴树立“排头兵”,培养“生力军”。十年来,中医药人才规模总量持续增加,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发展机制不断完善,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先后实施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以提升中医药临床服务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搭建不同层级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遴选培养 10名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249名岐黄学者和青年岐黄学者,1500名中医临床优秀人才,5000余名中医药骨干人才,建立了领军人才、优秀人才、骨干人才梯次衔接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5个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20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开展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确定中医学教学改革项目82个,22所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6所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学 9年制培养改革,省(部)局共建 21所中医药院校,建设 794个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团队。师承教育规模扩大,师承教育逐步常态化。累计遴选3012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培养 5936名继承人,建设覆盖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名老中医药专家及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等各类传承工作室 3582个。加强基层人才来源供给。持续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等项目,累计培养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生 1.5万人,培训中医全科医生 1.2万人,对1.6万名中医馆骨干人才、18万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提升基层中医药人才服务能力。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激励机制。30名国医大师和 101名全国名中医受到中医药领域的最高褒奖。中国工程院在医药卫生学部单设中医药组,在院士增选中单列中医药组、单列计划,2019年以来中医药领域新增两院院士 6名,创近 20年新高。
  人才兴,事业旺。新时代人才队伍不断夯实,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3.新时代中医药的成就是中医药振兴的坚实基石
  新时代十年,中医药的认识高度、实践深度、影响广度前所未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全局性变革,为中医药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中医药战略地位跃上新高度。颁布我国首部《中医药法》,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印发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有力促进了新时代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医医疗机构持续增加,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 2020年底,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 72355个、床位 132.4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 5482个,中医类门诊部 3539个、中医类诊所 63291个;全国中医药人员达 82.9万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 68.3万人,中药师(士)13.1万人;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 9.2亿。防病治病独特优势充分体现。面对世纪疫情,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推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和亮点。筛选“三药三方”,创新形成了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四有”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中医药科技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对中医药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化、体系化,在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治疗白血病、IgA肾病、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非小细胞肺癌、艾滋病等一系列重大疾病、常见多发病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一批中医药特色治疗方案。在传承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重大疑难病防治研究、中药研究和中医药国际化等领域方向取得了一大批代表性成果,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58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4项。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中国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零的突破。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建设 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医类国家医学临床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0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布局建设 17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支持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基层中医馆建设、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组建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完成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医药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共发布中医药推荐性国家标准 46项,指导性技术文件 12项,中医药行业标准 9项,团体标准 2100余项。在世界舞台,中医药正快步融入国际医药体系,为人类健康福祉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由中国推动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的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目前已发布 45个中医药国际标准。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药等传统医学纳入第 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医药产业发展成果丰硕。中药产业在政策指引下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医药以其绿色生态、原创优势突出、产业链长、促进消费作用明显的特点,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大健康产业的拓展壮大提供了持久动能。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不断创新。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打造文化宣传品牌活动。深入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组织各地举办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传播活动和中医药体验活动。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组建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队伍,举办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千名医生讲中医”等活动。支持创造以《中国中医药大会》为代表的一批精品力作。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监测机制,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 20.69%。
  十年的深厚积淀,让中医药振兴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石,也为中医药的振兴发展支撑起广阔天空。
  四、外因:现代医学的发展助力中医药振兴
  现代医学的发展为中医药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思路、手段和方法,为中医药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利用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技术探索与验证传统医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发挥优势,修正错误,弥补不足,可以更好的实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例如,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应用使中医在疾病诊断上更加准确化和科学化;现代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的研究也为中药药效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更多科学依据。再以抗击新冠肺炎的“三药三方”之一化湿败毒方为例,中国团队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围绕抗病毒、抗炎两个关键药效途径,从整体药效到分子机制,深入解析了源于化湿败毒方的活性成分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靶点及作用途径,充分展示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整体作用特点及独特优势,相关研究成果被美国科学院院报(《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在线发表,这是首次有中药复方治疗新冠肺炎研究成果被《 PNAS》在线发表。该成果为说明白、讲清楚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研究范式,为以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新药研发奠定了基础,成果的发表也意味着用“科学的方法”说明中药疗效及其作用优势正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
  同时,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带来了医学目的、医学模式的变革,21世纪的医学不再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转而以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天人相应、形神一体的生态医学模式,治未病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都与现代医学发展的理念和方向相契合。例如,中医药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符合整合医学“强调从人的整体出发,考虑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特点;中医治疗的辨证论治与“一病一方”,符合精准医学“针对每个病人正确选择和精确应用适宜的诊疗方法”的特点;中医药与转化医学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两者均以人体为研究对象,都具有整体观的医学理念,都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密切结合。可以说,中医药为现代医学提供了全新的健康思维模式和医学解决方案。现代医学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可以从中医药中找到思路方法和启示。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的更多原理被诠释,中医药的更多技术方法被运用,中医药的更多方剂转化为新药。中医药从传统走来,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医药是近现代产生,是传统医学的积淀发展的。中西医将融合贯通形成中国式医学,必将成为现代医学中最闪耀的瑰宝。
  五、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措施与路径
  中医药能够振兴是时代的需求、历史的选择,是能够在变革中赓续传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未来,如何切实把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仍然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时代考题。为此,提出如下举措。
  1.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着力彰显优势、夯实基层、补齐短板,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优势,提供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2.加强中西医协同发展。建立中西医协同长效机制,健全中西医临床协同体系,提升中西医协同攻关水平,“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 
  3.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和现代化。重点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布局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装备项目,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传承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4.打造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以领军人才为引领,青年优秀人才、骨干人才、基层实用人才为主体的高素质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 
  5.促进中药质量及产业提升。围绕中药种植、生产、使用全过程,重点围绕解决影响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推进多学科交融,推动优势资源重组,以创新优质先进的生产力促进中药产业提升,把中药产业打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未来赛道,不断提升我国中药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6.构建中医药文化弘扬体系。重点支持中医药博物馆体系建设,挖掘阐释并推广普及名医名家、医籍名方等中医药文化经典元素,研究凝练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利用和整理出版,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的原始创新潜能。实现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7.推动中医药“走出去”。重点支持中医药产学研用开放发展,努力推动中医医师当地执业合法化和中药 (饮片、成药 )在国外的注册、上市,探索在海外建设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逐步融入当地主流医学体系,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促进中医药医疗、教育、产业等方面的资质互认,加强与海外其他传统医学互学互鉴、互促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医药的振兴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作者系学院“中管干部弘扬井冈山精神,提高政治能力专题培训班〈总第27期〉”学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