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中文 | EN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官方网站!

中国新政要的红色摇篮

采写/摄影 《小康》记者 陈建芬

  “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1924年7月为适应农民运动的发展,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在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专门培养农民运动干部。讲习所办了六届,共培养出722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以后大都成了共产党发动农民革命的骨干力量。

  1936年,中共中央将西北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从陕北到华北,抗大坚持办学9年,并且在西北、华北、华中办起了12所分校和6所陆军中学,总共培养和提高了近20万抗日军政干部,他们成为民族解放战争的坚强骨干。

  2007年7月10日,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培训保障处杨佳木处长在接受《小康》采访时介绍,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干部培训格局“2+3+1”——即原有的中央党校(包括省、市、县级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加2005年3月正式成立的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三所干部学院,以及2006年年初刚刚成立的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正是在这个2+3+1的崭新格局中,中国政坛未来的中坚力量将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政治舞台。

忠诚教育:那一刻我们泪流满面

  2007年7月5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以下简称中井院)第34期专设班(2007年第二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开班。

  上午9:50,学员们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后,中井院专职教师黄仲芳给学员们现场教学,讲述革命烈士张子清的故事:

  “张子清与妻子结婚不到半年,带着理想信念,舍弃自己的家,与毛泽东一道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参加三湾改编。1928年4月,为了掩护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张子清率部在酃县接龙桥阻击敌人,战斗中,一颗子弹把他脚踝的骨头打坏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几度想把张子清送到长沙、上海,但是由于环境非常恶劣,送不出去,他就一直留在井冈山。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往赣南走,他走不了,只能留下来协助彭德怀坚持井冈山的斗争。

  就在这一年,国民党调集重兵围剿井冈山,井冈山又连续下了40多天大雪,张子清转移到小井龙潭红军洞养伤,就在这个洞里面坚持到敌人撤退。没有任何药品,伤口已经肿得碗口大了,洗伤口、消毒的一点盐巴还让给了别的伤员。后来被迫转移到江西省永新县养伤。对于他死时的具体情况我们一概不知,只知道井冈山斗争时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师长在军事上辅佐毛泽东打天下,没有他任何的图片资料,也没有他任何的文字资料。

  1979年,郭辉(音)同志来到井冈山,一边走一边流泪,走到小井红军医院130多位伤病员集体殉难的地方,老人家就控制不住了。原来,这位老人家和张子清都是湖南益阳人。张子清弥留之际,告诉郭辉一定要设法活下去,回到家乡告诉妻子吴雪梅(音)‘自清(子清)这一辈子都对不起她,希望她好自为之’……”

  学员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副教授张琳潸然泪下,很多学员也都是泪流满面。

  黄仲芳曾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中共井冈山市委党史办主任,现场教学时,他还能讲出无数个类似的感人的故事来,几乎每次讲课都会有学员落下泪来。

  7月,海拔1300多米的井冈山黄洋界哨口上,游人如织。站在哨口上,一条陡峭蜿蜒的山间小道依稀可见。看到这条小道时,导游都会不约而同地举起小喇叭介绍,“这里就是当年朱毛红军挑粮的小道——从山脚的宁冈县出发,一直到山顶的黄洋界哨口。解放后修了盘山公路,这条小道就没有人走了,但是现在这条路上又有人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学员们,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是他们的培训课程之一”。

  导游以时间为坐标,介绍了一条路和行走在路上的人,但是他们还没能介绍在这条路上行路的艰难。

  7月7日上午,第34期专设班的学员们,开始了他们的体验式学习: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

  学员们穿上了红军服,身背斗笠、脚缠绑腿、手执竹杖,同时依然系着那根有点像领带又有点像绳子的红丝带——“当年红军的识别带,系上了它,就意味着跟着党投身革命事业。当年闹革命意味着时刻准备牺牲,所以这根红丝带又被称作牺牲带”。

  全程4.8公里的小道,几乎都是陡峭的山路。竹林茂密,稍事休息,就会有大量的蚊虫发起进攻,不依不饶。此外,学员的行走,还有可能惊动山上的竹叶青(蛇的一种),竹杖除了辅助行路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防蛇。

  虫蛇并不是最可怕的。怕的是没有意志把全程走完。行程才过1/3的时候,学员们就已经喘息不定了,而衣服也早已经湿透。学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郁树廷感慨,现在大家空着手走这样的山路都觉得艰难,当年红军真不容易,还要挑上粮食……

  就在黄洋界,红军曾经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败了敌军四个团十多次的围攻。登临黄洋界哨口,学员们集体朗诵毛泽东所作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中井院还有激情教学,即学唱革命歌曲——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

  餐餐味道香,味道香。

  干稻草那个软又黄,

  金丝被那个盖身上,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心里暖洋洋,暖洋洋……

  唱歌时,学员们既了解了当年红军革命生活的艰苦,也知道了因为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红军战士们才能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保持情绪上的乐观。

  对于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唱革命歌曲,在当年红军战斗生活过的地方现场学习……是第1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专题研究班、中井院第33期专设班(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等大多数主体班次学员的必修课。

  早在7月6日上午,中井院第33期专设班(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完成了在中井院的学习,在学员楼四楼举行结班仪式。

  中井院第33期专设班(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的培养对象是省部级后备干部。现在中央党校许多重要班次的党性锻炼和党史课“井冈山革命斗争”部分在中井院进行。这一次,第33期专设班(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的“苏区革命斗争”部分就放在中井院进行。

  中井院特聘教授黄少群在教学时会强调,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对于今天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而言,依然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需要传承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中井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三把中国井冈山学院称作为“车轮上的学校”——现场教学涉及江西、湖南、福建三省数千里范围。

  尽管培养的对象都是政要,但是对他们言行举止,学院绝非听之任之,而是有很强的学习纪律。上课时间不会客、不外出、不打电话,通讯工具设置为静音或振动状态;外出教学时必须系好红军识别带,撑院旗,整队出发;各现场教学点严禁吸烟;外出学习时,必须于当晚11点前回宿舍;学习期间不得酗酒……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张友南介绍,学员还有严格的请假制度,请假一天由培训部主任批准,请假两天由学院分管院长批,而请假三天,则需要由学员所在单位报请中组部批准……“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还有进行严格的纪律教育”。

现代教育:21世纪看中浦

  “二十世纪有黄埔,二十一世纪看中浦”。

  车过了杨浦大桥差不多就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以下简称中浦院)了。

  “从学院本身来看,我们认为我们没有什么可神秘的,是可以公开透明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办公厅新闻文化处副处长胡云超,很平淡地看发生在这个学院里的一切井然有序的学习活动。

  事实上,无论是从学员的角度,还是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中浦的课程都是有趣而有益的。

  2007年7月9日下午中组部经管班(第100期)的课程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先进制造业发展”。

  学员主要是重庆和西藏的司局级官员,到浦东干部学院前,他们还在深圳学习了一段时间。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沈晓钟向《小康》介绍,他们这个班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东部经济发展模式对西部的启示”,一系列参观、讨论下来,沈晓钟的初步结论是,东部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同时,东部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地方政府间缺少沟通协调机制,由此造成了部分基础设施和重点工业项目的重复建设,浪费很大……重庆和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要避免同样问题的出现。

  领导的工作总是不可避免会和压力联在一起。2007年,《首都医药》杂志和精神专科医院,共同对北京市的200多名中年领导干部进行了定向精神健康检查。发现有45%的人精神健康存在问题。7月10日上午,中浦院郑日昌教授就给党建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班的司局级学员们进行了专题讲座——《领导心理压力的缓解与调适》。

  让胡云超无比骄傲的是:在中浦院进行专题讲座的老师,都是国内甚至是全球某个领域内最最知名和权威的人士。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曾在“中浦讲坛”解读世界现代化进程;万钢在担任国家科技部长前,也曾以同济大学校长的身份在中浦院讲授过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问题;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也曾在中浦院做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浙江的实践》的报告……

  下午,中浦院又请来了东方卫视的新闻评论员骆新以及上海电视台《往事》的节目主持人刘凝给党建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班的学员们“真枪实弹”地讲解媒体情景应对——模拟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模拟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分组讨论并发言、模拟电视访谈、模拟外事会见……

  新闻发布会的模拟背景是某省一下辖地级市的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学员们便分别扮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省环保局局长、市长和化工厂厂长组成新闻发言人阵容,答“记者”问,当场“电视直播”。骆新一会以《纽约时报》记者的视角,一会又以塔斯社记者的视角提出种种“刁钻”的问题。“新闻发布会”完毕后,他再对学员的表现一一点评——勇于承担责任很好,但是不能对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大包大揽。

  外事会见握手时,面对镜头,手一定不能摇晃,否则镜头都是虚的,不能用;不能一坐下就跷“二郎腿”;会见时,75%的时间里,要有目光交流……

  直到晚上学员论坛开始前,学员中国作协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刘光还在和其他同学讨论,模拟新闻发布会时,面对媒体的得失。

  刘凝非常看中自己在中浦院工作的价值——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媒体对于公共事件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领导们要面对媒体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有时领导的本意并不坏,可是公众从媒体上看到的领导的表现却并非那么令人满意,所以应该给领导以相应的知识辅导,以让他们表现得更加令公众满意。

  夜晚学员论坛开始,论坛主题是“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建议”。刘光实事求是地讲了本单位存在的腐败问题,以及他任纪委书记时,与机关内腐败集团的“斗争”经历,“有半年时间,天天晚上睡不好”,最终作为纪委的一方在“斗争”中“险胜”。刘光还对如何加强组织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学员们对他的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

  中浦院已形成课堂教学、互动研讨式教学、现场体验式教学各占1/3的教学格局。设立学员论坛就是因为培训的是中高级干部,每个学员自身也都有着丰富的知识经验,很多人甚至本身就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完全可以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

  中浦院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教学实验中心。

  媒体模拟应对的课程就是在这里进行的。模拟新闻发布会,可以看到发布会现场直播的效果,而电视访谈、外事会见后,学员也可以很快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表现;

  “演播厅”边的一间屋子,有一面类似发廊用的大镜子,镜子前瓶瓶罐罐放上了很多化妆用品,也包括男士用的剃须刀。此外还有一个试衣镜。这间屋子就是化妆室,教授公务员“领导人公众形象设计”;

  还有在甲室可以洞悉乙室所有人一言一行,而在乙室却不知甲室的存在的两间紧邻的神奇的小屋。这两间小屋叫做行为观察室。可用于领导人力资源考评;

  一间屋,有8张舒服的椅子,可以躺着听舒服的音乐。比一般躺着听音乐复杂的是,如果不能根据语音提示进行相应联想、调节,思想开小差,音乐就会停止。这间屋是心理调适功能区——用音乐进行心理调适。

  还有一间屋,四周墙壁贴了很多照片,细看照片内容和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进行的拓展训练的内容差不多。不过,教学实验中心副主任王石泉博士向《小康》介绍, 这些并非一般企业进行的拓展训练, 所有拓展训练的对象都是公务员——公务员一样需要团队合作。

  “公共行政和媒体关系”情景模拟等一系列课程,目前已成为中浦院需求量最大的课程。曾庆红曾风趣地评价,这真是领导干部缺什么补什么。

相关链接

一张司局级官员的培训课程表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组部经管班(第100期)

时 间
内 容 安 排
7.9周一
上午
  体检
 
下午
  专题讲座  产业结构调整与先进制造业发展
7.10周二
上午
  现场教学  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下午
7.11周三
上午
  现场教学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  上海化学工业园区
 
下午
  专题讲座  领导沟通技巧
7.12周四
上午
  现场教学  结合区位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区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下午
  专题讲座  领导心理压力缓解技巧
7.13周五
上午
  学员论坛  东部经济发展模式对西部的启示
 
下午
  结业仪式



2007,一位学员的学习日记

三月十三日 周二 阴

  上午开班会。分了四个组,明确了班组领导和党支部、党小组。在班长的主持下每个学员做了自我介绍,没想到班长让我第一个介绍。我简单介绍了中粮成立于一九五二年,原来的职能和目前的转型以及主要业务。以后介绍的同学也基本上按这个路子做了介绍。

  下午正装,学院开新生大会做入学教育和学院介绍。

  奚洁人常务副院长讲话。讲了学院职能,基地,镕炉和窗口。目的是大幅度提高素质,探索干部教育新路子。教学方式是要突出互动性,正确把握现场体验和上升到理性。参加春季学习的有省部级班、国家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班、西部班和司局级任职班……

三月十四日 周三 雨

  上午是开学典礼。浦东学院、井冈山学院、延安学院,三所学院同时在开,是通过影视传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兼三所学院院长贺国强同志出席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开学典礼并做讲话。

  晚间国企班出了第一期《学习简报》,刊登了我的作业“经济全球化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挑战”。刊登前编委征求了我的意见,我同意全文发表。我经历了改革的全过程,外贸专业公司又是最早走向国际化经营的,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我们对国际化的思考,应该跟学员交流。

三月十五日 周四 阴

  上午参观一大旧址。重新进行入党宣誓,感到很庄严。

  下午专题讲座。由商务部研究院王志乐研究员讲“企业国际化的战略路径选择与要素准备”。强调了“走出去,引进来”。我认为,企业走出去是国际化战略的行动无可置疑,但是走出去的企业末必就是国际化公司;相反,在本土的企业未必就不是国际化企业。还有,一定要追求引进外国公司来合资,让外国公司收购、兼并,也末必都是好事。这些如果弄的不好,便是貌似而神非。

三月十七日 周六 睛

  叫醒服务的电话铃响了,拉开窗帘,阳光明媚,几天来阴沉天气带来的压抑一扫而光。

  上午是学员论坛,我第二个发言,用PPT的形式。我讲的题目是“国有企业国际化思考”,讲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国有企业进入海外的思考;二是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三是以中粮转型为例谈如何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从正反两方面谈了设在海外的企业未必就是国际化企业,而在本土的企业未必就不是国际化企业,不能以国外为导向,应以市场为导向,关键是有否有核心竞争力,能否利用海外资源、技术、资本等等。博的了学员的认同。有的学员说,我原来还真觉的在国外设了公司就是国际化了呢!主持人、学员潘正义对设在本土的公司也可能是国际化公司做了补充,我觉得很到位。

  下午是心理学博士赵世平做领导干部心理测评。我看也可叫心理体检,填了“领导者心理健康量表”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共约三百道题,我都认真做了。

  ……

  作者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企业国际化战略”专题研究班(第3期)学员、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昌 (有删节)

新型格局:3+2+1+……

  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培训保障处杨佳木处长在接受《小康》采访时介绍,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干部培训格局——原有的中央党校(也包括省、市、县级党校)和国家各级行政学院体系(2),加2005年3月正式成立的中国浦东、延安、井冈山三所干部学院(3),以及2006年年初刚刚成立的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1)。

  中央党校涉及面比较全面,主要侧重于党性、价值观等政治方面的教育。中央党校主要轮训和培训高中级干部、比较年轻优秀的干部以及意识形态部门的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国家行政学院主要针对政府公务员,以培训干部的管理能力为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侧重于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则是具有国际性、时代性、开放性特点的新型干部教育基地和开展国际培训交流合作的窗口;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主要培训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金融机构现职的高级管理人员、后备领导人员。

  事实上,除了上述干部培训场所外,还有一些干部培训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

  7月12日上午8点30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一场毕业典礼开始了。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简称中央社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即将毕业的第17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8个民主党派。学员都是由各民主党派中央推选的后备干部,他们中有地区行政部门的负责人,也有是大学教师兼职地方民主党派主席或者地方政协负责人。

  3月初就开学的这个培训班,是中央社院有史以来培训时间最长的一个班,班干部完全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各小组推荐人选,再民主选举。中央社院副院长张峰开玩笑向学员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免得有人说民主党派不民主”。

  学员评价,4个半月的学习,最大收获在于完整学习了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历史;旁听了全国政协大会,第一次与中面领导面对面;论文写作阶段进行了大量社会调研活动,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从忧国忧民到参政议政间,也有了更多的方法……总之,政治上更成熟了。

  张峰向《小康》介绍,目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培训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从2005年来,每年培养的干部数量都相当于从1956年学院创办到1966年10年培训量的总和。2007年全年中央社院培养的干部数量将达到2050人。

  张峰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民主党派成员的数量已经从解放前的1万多人,增长到现在的几十万人。另一方面,则是当前民主党派参政数量和水平也达到了历史上相当高的一个阶段。

  一袭白衣,脸上不时现出淡然的笑容,语调并不激昂,但论据涉及古今中外的经济和社会事实,逻辑严谨而清晰。讲课的是林毅夫。地点依然在北大,不过不是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而是在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所在的廖凯原大楼。听课的人也不再是学校的本科生或者硕士、博士研究生,而是由中组部选出的50名司局级干部。

  7月13日下午4:20,林毅夫结束了为期一周的《中国经济: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课程,剩下的时间由学员提问。有学员提出:二战后,日本实行的是赶超战略,而不完全是比较优势战略。日本近几十年的发展说明赶超战略也是可行的。

  林毅夫指出日本提出的是赶超战略,但最终实施并获得成功的还是靠的比较优势战略,比如日本的汽车产业。林毅夫最后笑着提出,“作为政治人物,你们一定知道说什么和做什么。比较优势战略,做得说不得,而赶超战略,说得做不得”。

  学员们也都笑了。课程结束,这些高级官员学员全体起立,向授课老师报以长久的掌声。

  50名学员正在进行的是,为期9周的“2007全球公共政策高级培训项目”。该培训项目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牵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黎政治学院、伦敦经济学院4所大学联手举办。授课除了北大的顶级教授,还有来自其他三所院校的优秀外籍教师。受培训班的官员们主要学习“公共政策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定量分析”、“法律和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管理”、“善治与公共事务”……

  中央中组部的培训一直在进行,而统战部的培训工作也一直在进行,此外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的高等院校也开始设置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开设MPA课程。中国领导干部和公共管理知识的培训,日渐深广。

                        红色摇篮传承与变革

  谢文捷,在中央党校从教近20年,现为中央党校培训部办公室主任,他感慨这些年来,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到教学形式,中央党校对于干部的培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央党校也开始深化教学改革,提倡研究式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原来纯粹的课堂讲授,现在党史部分开始在井冈山干部学院等三所新设的干部学院进行,而其他的内容也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更多的学员的自由讨论……在教材建设方面提出了为期五年的编写计划,将撰写《科学发展观研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研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究》、《反腐倡廉干部教程》等新教科书。

  而中浦院则似乎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走得更远一些。

  2007年4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艾利什(CHARLES R. IRISH)教授应邀到中浦学院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任职班”学员作了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透明度与公信度”为题的专题讲座。

  艾利什教授表达了他对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度的理解: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透明度”要求执政机构公开其办事规则和程序,使那些可能受这些规则和程序影响的人有机会获取相关信息。同时透明度还指经济活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也就是政府根据经济指标制定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能力,以及向企业和投资者公开可靠信息的程度。透明度缺乏会在公共行政的某些领域特别在税收征稽、预算支出、市场规制等领域催生腐败。在艾利什教授看来,“公信度”指的是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过程的能力。他认为各级政府承担透明度和公信度的义务将有利于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治理。

  中浦院自正式开学以来,邀请和特聘了西门子全球总裁柯菲德博士、原联合国新闻发言人埃克哈德先生等外国政府官员、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教授、国际组织的专家以及外国公司高管等来学院授课,以拓宽学员国际视野,提升国际交往能力。国际师资课程在总课程中比例已经超过10%。

  中浦院常务副院长奚洁人表示,中浦正在构建“3+X+G”的课程体系,“3”是指以关于“信念与使命”、“素质与能力”、“行为与技能”所组成的基本课程,“X”是指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特点,提高领导干部业务素质的专题课程,“G”是指各个班次设置的国际性课程。

  与此同时,中浦院作为国际培训交流合作的窗口,仅2006年就组织了“非洲国家开发区建设研修班”,“发展中国家中青年管理干部研修班”等7次针对外籍人员的培训,累计培训了来自54个国家的240名外籍学员。

  杨佳木分析,党的培训工作地开展情况和党以及国家的事业是相吻合的。中国共产党早在井冈山时期,就设立了农民运动讲习所。而延安时期更是有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等30多所院校,培养党的干部。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以中央、省、市、县级党校为主渠道的培训体系。文革十年,中国党的培训事业基本终止,而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十四大以后,国家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除了思想品质以外,对于干部在经济管理能力素质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行政学院应运而生。十六大后,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 同时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曾庆红同志指出,十七大顺利召开后,将启动我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干部培训工作。

  目前中央对于培训的要求除了一以贯之的忠诚教育外,更加注重培养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标大体和中浦院相同,即达到“忠诚教育、能力培养、行为训练”的效果。

  北京大学全球公共政策高级培训项目项目经理朱良瑞对《小康》表示,中国政府官员日渐“开放”的培训,和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进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外国培训者,一下接触了那么多的中国官员,感慨中国政府的官员都很优秀,甚至扫除了旧有的偏见。一个开放的大国的领导者们乐于学习借鉴他国的经验,也必然将自己展现给世界。

德国公务员的能力培训

  德国政府使能力培训贯穿于整个公共管理的全过程,形成了能力培训——能力评估——就职——能力再培训——能力再评估——晋升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德国公共行政研究院提出了贯穿领导职公务员职业生涯的“四阶梯”能力培训计划。

 一阶梯 对新领导成员素质的培训。主要面向30岁左右大学刚毕业就担任领导职公务员职务的人。在这个阶段,学员们可以得到领导才能方面的培训,主要偏重岗位领导的技术能力,也就是“硬”能力。

  二阶梯 对处级公务员的培训。当前,德国联邦政府正在考虑把所有要提拔和晋升职务的公务员都送到第二阶段来培训。这个阶段的年龄跨度比较大,在35岁到55岁之间。主要是对领导管理行为能力的培训,如怎样与下属会谈、怎样通过会谈来评判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怎样调整日常的领导行为等。

  三阶梯 对45岁左右的资深领导人的培训。本阶段主要培训领导的成就与个性,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发挥领导潜能,因此,经常聘请一些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来共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阶梯 对高级领导人进行特殊知识的培训。主要是对部级、司局级领导提供其决策的咨询等,包括经验交流、上级如何实现对下级的领导、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对格外重大事项的处理能力等。该阶段既需要过硬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技术能力,更需要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与运用这些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一种和谐管理、和谐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