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付剑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恩格斯的名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请问,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解读:董振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恩格斯始终反对人们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并反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立足时代问题活学活用,才能作为行动的科学指南。1895年3月,恩格斯在写给韦尔纳·桑巴特的信中精辟地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主义提供的绝不是教条式的答案和一劳永逸的既定方案,而是进行科学研究和获得正确认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些重要论述涉及一个重大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标志和本质区别。
第一,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背离或反对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马克思正是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革命性飞跃,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奥秘之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力量的根源之所在。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攻坚克难实现各项事业成功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来武装全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指导革命和改革发展实践。有了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有了强大思想武器,我们才能信仰坚定、一往无前、勇攀高峰。
第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真理是一个过程,必须深深扎根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才能够根深叶茂,永葆真理力量,否则一旦脱离实际变成僵死的教条,就会丧失真理的本质走向反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绝不是封闭的、僵化的、凝固不变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未将马克思主义当做“终极真理”,而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具体的实际,不断审视和批判自己的观点,超越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使得马克思主义不断完善。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并不认为这一著作中的论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实践和形势的发展,他们一旦发现有的论断已经“过时”,就通过再版的机会及时修改和丰富原来的认识。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在1887年1月致弗洛伦斯·凯利-威士涅威茨基夫人的信中,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在《论策略书》一文中也指出,“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我们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地在分析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常青,永葆青春活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生命力所在,更是我们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立场追求,并在实践创新基础上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第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立足实践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反对以任何形式的实用主义或者形式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之所以能够超越西方冲突的理论哲学实现伟大的哲学革命,根本原因就是确立了实践观点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马克思主义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活生生的理论。它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又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不断经受检验,获得丰富和发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他们理论中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实践性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与社会现实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以及与具体的时代条件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它的不竭的创造活力和蓬勃生机。恩格斯在1886年1月写给爱德华·皮斯的回信中便鲜明地指出:“我所在的党并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脱离了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对待马克思主义绝不能不顾事实生搬套用,而是要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1886年11月写给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左尔格的信中,恩格斯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社会劳工党在推动当地工人运动中没有任何实质性效果的根本原因所在:“德国人一点不懂得把他们的理论变成推动美国群众的杠杆;他们大部分连自己也不懂得这种理论,而用学理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态度去对待它,认为只要把它背得烂熟,就足以满足一切需要。对他们来说,这是教条,而不是行动的指南。”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建设提供了总的指导原则,但没有也不可能提供现成的具体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必须考虑本国的特殊性。我们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内在理论品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勇于直面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如果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能有效破解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难以推进。我们要在直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中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