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中文 | EN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官方网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

    2007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主办,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协办的“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召开。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王宪魁同志发表了书面讲话,他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江西的党史资源,结合对“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研讨,进一步加深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领会和理解把握,以十七大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实践,贡献出更多的研究成果。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同志作了题为《伟大的开篇》的主题报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副主任李蓉、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江西省社联主席尹世洪在开幕式上讲话。31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发言。

    这次研讨会以“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分四个单元,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道路以及苏区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进行了认真的研讨,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会议收到论文99篇,经专家评审入选65篇。内容主要集中在“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革命根据地史的研究、井冈山精神研究三个研究方向,既具思想性,又有学术性。研讨会多侧面、多角度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现实意义、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联系、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及其时代价值、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指导意义。研讨会汇集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重大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推陈出新,提出了不少创新性的见解,开拓了新的视野,进一步推动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

    现将这次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是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提出并逐渐完善的。在大革命遭受失败、党内普遍存在“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疑问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建立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在农村积蓄力量,包围并逐步占领城市,为我国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的井冈山道路。

    与会专家学者们就井冈山道路的内涵、井冈山道路的形成、井冈山道路的特点、井冈山道路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井冈山道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井冈山道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八一南昌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同样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

    有的学者认为,井冈山根据地是我党领导的,在全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经验最丰富、形态最完备的根据地,将中国革命道路冠名为“井冈山道路”,当之无愧。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创建的13块革命根据地,都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战略基地,都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重要起点。

    有学者认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是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是要弄明白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是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有学者也作了具体的分析。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过程,应该分阶段进行考察,在这个过程中有重点,也有突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前提和基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有的学者就井冈山道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进行了概括。认为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提出红色政权理论,开拓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创建了党的人民军队理论和军事指导理论,提供了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有益经验,发挥了中国革命前进发展的基地的作用,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摇篮。

    二、关于老一辈阶级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专家学者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都为此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瞿秋白等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而因为毛泽东是党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立者、完整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第一人、红色政权的唯一创立者、人民军队建设理论的开创者、建党纲领的制定者、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最早提出者,又使得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杰出的弄潮儿,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最杰出代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专家学者们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作用、毛泽东的武装割据理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文化建设、“三农”问题等课题进行了研讨。

    有些学者认为,党的建设是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的组织保证。井冈山时期的建党思想、方法、措施符合边界斗争的实际需要,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中国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继承与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国化的开篇之作,既为其他根据地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又具有长久的历史开篇意义。

    有的学者对毛泽东决策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这一在党史界学术界一直存在着较大分歧的问题进行了新的学术综述和梳理。认为对毛泽东决策“上山”是个复杂的充满变数的过程,是毛泽东随着实践形势的变化逐步形成、逐步下定决心的过程。而且,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对这个历史事件的考证过程,而应该把它上升为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探索的过程、上升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来认识。

    四、关于井冈山精神

    与会学者对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井冈山精神的形成、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在新时期如何弘扬井冈山精神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学者认为,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涵的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在早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和高尚情操,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有的学者提出了研究井冈山精神的独特视角。有学者认为,可以从政党心理的角度来研究井冈山精神。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群体心理,而这些独特的群体心理又体现为一种精神。如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理想信念,不怕牺牲、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不怕困难、昂扬进取的锐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风气,依靠群众、服务人民的理念等。

    五、关于其他革命根据地及其相关问题

    有的学者在对于革命根据地研究的方法和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总体性的阐述;有的学者从已经解密的档案资料出发,深入探讨了中央根据地时期带有严重“左”倾色彩的相关问题的形成原因;有的学者认为,共产国际与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军的关系,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有的学者提出了对革命根据地研究的新视野,把全国各根据地的研究放在“革命”这个当时的时代主题下来审视,提出了从“革命源起”到“革命展开”的研究脉络;有的学者还就湘鄂赣、湘赣、赣东北等其他的革命根据地研究进行了交流,就其他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江西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等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