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是党校为党献策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同党委和政府的沟通衔接,积极出主意、建诤言、献良策,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及时有力的智力支撑,尤其要利用好学员这个独有的资源,创新学员参与决策咨询的机制。为进一步调动学员参与决策咨询研究的积极性,挖掘学员潜力,聚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了系列教学活动及科研工作,引导学员围绕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探索学员参与决策咨询的工作机制,彰显党校学员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
抓牢“三个环节”,夯实学员参与决策研究基石。关口前置,做好思想动员。开班伊始,从“什么是决策咨询、学员为什么要参与决策咨询、怎么参与决策咨询”等重要问题入手,就学员参与决策咨询的重要意义、独特优势和实践要求等内容进行专题交流,调动学员参与决策咨询的自信心、积极性。科学分析学员基本情况,包括学历、专业、职务等,引导学员确立选题方向,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聚焦主业主课,丰富教学内容。强化理论教育,落实“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引导学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原原本本学、结合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借助区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革命传统等教育,对照党章,引导学员筑牢“红楼初心”。开展决策咨询培训、基层调研方法等专题教学培训,安排“四点半课堂”、小组讨论、调研指导等教学活动,为学员参与决策咨询打牢基础。深化指导,科学制定决策咨询选题。采取上下结合、师生结合、内外结合等多种方式,推动精准选题。发挥党校教师“内脑”团队作用,建立师生联合科研机制,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入结合,严格把关选题。借助“外脑”,集思广益,邀请深度把握区情的区委区政府研究室领导干部进行指导,确保选题“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更具理论高度、实践深度,更加务实、高效、管用。
创新“三项工作”,提升学员为党献策能力。聚焦“三带来”问题,以优化教学促精准选题。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让每个学员都带着一个理论问题、一个实践问题和一条意见建议来参加培训。采取“全方位指导+班内研讨+基层调研”的方式,紧扣全区中心大局,对问题清单进行分级分类。组建学员科研团队,在调研的基础上逐一破题。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建设,以优化管理促能力提升。打破过去“学员只是来学”的观念,教务、科研、培训多科室联合,科学谋划、统筹协调,推动教学、科研、咨政一体化建设,促进学员学习、调研、撰写报告等学习任务良好配合。创立“研讨会+干部教育培训+咨政报告”模式,搭建群英荟萃平台,促进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助力学员决策咨询作用发挥,提升为党献策能力。健全决策咨询直通车,以递送反馈促总结提升。落实主体班学员参与决策咨询工作直通车计划,将优秀的学员决策咨询报告,以《校院智库建议》形式报送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和部门,并向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报送。扩大决策咨询递送渠道,通过区情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单位的决策咨询渠道上报。做好决策咨询情况反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区情问题库、优秀人才库,为后期持续开展决策咨询攻关奠定基础。
健全“三个机制”,强化学员为党献策保障。建强区情研究中心,健全协作交流机制。先后与首都智库多家高端智库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资源共享,推动共建共赢。与多家委办局、街道建立工作信息沟通机制,聚焦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合作研究。促进研究领域的内外联动、上下联动和区内联动,畅通学员交流渠道。狠抓学风建设,健全过程监督机制。坚持关爱与严管结合,强化校风学风建设,班主任、科研部门工作人员、教研室教师,分别从流程、方向、内容等方面全程指导学员开展决策咨询。发挥监督作用,及时纠正消极怠慢、不够深入等问题,严格把关调研报告。强化考核及结果运用,健全“双向”激励机制。及时将学员决策咨询报告获得批示、采用等情况反馈区委组织部和学员所在单位。将参与决策咨询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重要参考,在实行学员个性化考核班次的考核鉴定中予以加分,并将鉴定内容提供给区委组织部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参考。同时,将指导教师联系指导学员参与决策咨询工作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统筹考量,发挥考核结果的正向激励和导向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