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中文 | EN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官方网站!

诚信:一脉承传的立人之本

山东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院长 王志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诚信这个古老德目被列入了倡导的公民价值准则之中。《管子•枢言》云:“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历史积淀了其丰厚的文化内涵,时代又赋予其鲜活的历史使命。

  在中国可靠的文献记载中,诚信的思想出现很早。最早的文献《尚书》中,有赞扬帝尧“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尧典》)的记载,《尔雅》释曰:“允,信也;允,诚也。”意谓尧“诚信恭谨,推贤让能,光照四方,道通天地”。在商汤对臣民的誓言中,也有“尔无不信,朕不食言”(《汤誓》)之语,说明,早在五帝、三代时期,诚信即已是为政者治国理政之本。

  春秋时期,王命不振,诸侯纷争,诚信成为一个国家能否生存的根基,这是诚信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左传》中,“信”字出现了216次,“信,战之器也”“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厉之”等话语,屡出君臣上下之口。诚信思想在政治、外交、军事层面的重要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和运用。

  对诚信从道德伦理上进行深入论析、系统阐发、大力推扬的是先秦儒家学派。孔子在《论语》中,38次提到“信”字,“信”是出现率最高的德目之一。他从多个方面阐述“信”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并将“信”作为教育学生的四大科目之一。“信”被列入为人最基本的“五德”:“恭、宽、信、敏、惠”。以子思、孟子为代表的思孟学派,是先秦儒学发展中承先启后、影响最大的学派,其对诚信思想体系的发展贡献尤为突出。子思在《中庸》中,首对“诚”作了哲理、伦理的深入阐释,将其提升到“天人之道”来认识,“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传承发展子思“诚”的天人之道,将天人合一统一于至诚之境,并论导之,提出:“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离娄上》)他还发展了孔子的诚信思想,将“朋友有信”提升到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并列的“五伦”之中,成为整个社会关系的道德基准。荀子对诚和信的思想各有深入论析,进一步将孔、孟提出的“朋友有信”的道德要求扩展为商贾、百工、农夫等各种职业的道德准则,提升、巩固了诚信的社会人伦道德属性。

  需要说明的是,先秦诸子中法、道、墨、杂等各家虽然主张各异,但对诚信思想都高度关注,各有论述。例如《韩非子》中“信”字出现149次,为诸子之最。被郭沫若称为各家思想“杂盛于一篮”的稷下学论文总汇《管子》一书,对“诚” “信”论述亦颇多。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不但大量论及诚与信,且有《贵信》专篇以论诚信。可见,“诚信”是百家思想的一个核心理念。

  汉代“独尊儒术”,诚信被列为“三纲五常”之一,成为国家社会道德伦理的纲常规范,历代传承,弘扬光大。

  从诚信思想的形成、发展和传承看:其一,诚信有丰富内涵。它由诚与信两个既有差异,又相互联通的道德范畴融为一体。大致说来,诚,既有外在的“真实无妄”(朱熹语),又有内心的真诚、忠实、专一,重在内心修养。信,既讲外在的“言忠信”(孔子语),又有内心的信任、守信、不欺,重在为人准则。而诚信相通,“诚则信矣,信则诚矣”(程颐语),诚是信的前提,信是诚的保证;诚是信的内在自觉,信是诚的外在展现。诚是神,信是形,诚信合一,立德立人,形神兼备。

  其二,诚信是为人之本、立国之本。孔子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人交往,要“言而有信”(孔子语),“守之以信,守之以礼”(《左传》)。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要“身致其诚信”,“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为政者,要明白“民无信不立”(孔子语),“信,国之本也”(《左传》)。总之,诚信既是治国为政之本,也是进德修业之根。

  中国是个有着诸多优秀传统美德的民族,历经数千年的社会发展、文化变迁后,许多德目已留在了漫长的历史话语中,唯有诚信,历久益丰,历久弥新,成为我们今天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准则之一。这既说明诚信是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丰富精神滋养和珍贵的文化资源,也标志着我们今天在面对社会巨变、文化转型、全球化的背景下,继承、发展、创新诚信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建设诚信社会、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家庭,人人诚信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