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中文 | EN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官方网站!

中央苏区时期邓小平主政瑞金的群众工作

翁梯敏

先秦时期的管子有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央苏区时期,邓小平在主政瑞金的实践中,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从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了一系列顺民意得民心的举措,创造性地解决了不少艰难复杂的问题,使瑞金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生产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

一、纠正肃反运动扩大化,赢得民心

1931年1月初 在闽西革命根据地开始的所谓“肃清社会民主党”运动,也波及到了赣南的瑞金。同年5月,掌握肃反大权的瑞金县委书记兼肃反委员会主席李添富极力推行“肃清社会民主党”运动。瑞金革命先行者、原县委书记邓希平,原县苏维埃主席萧连彬被当成“社会民主党”分子遭到杀害。瑞金“县苏、县总工会百分之八十干部被杀,单位解体”;“城市、桃阳两区干部被杀”;仅两个多月,“全县被杀者在二三千人以上”。[1]P90一时间,瑞金县冤案迭起,广大干群惊恐不安,被迫离乡外逃,革命工作受到严重损害,全县面貌死气沉沉。

邓小平来到瑞金时,县苏维埃工作停顿,干部情绪低落,群众存在不满情绪,全县笼罩着一股不安气氛。上任后,邓小平在同广大干部、群众接触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到了瑞金存在着严重的肃反扩大化问题,也感受到了错误的肃反极其不得民心,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极大危害。邓小平决心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来纠正肃反扩大化的错误。首先,邓小平抽调得力干部组成调查组,由妻子金维映带队,对瑞金存在的肃反工作进行全面调查;其次,邓小平亲自深入基层和农村,听取干部和群众对 “肃清社会民主党”运动的反映和意见,调查研究那些肃反对象尤其是被运动杀害者的家庭、工作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情况;第三,召开全县活动分子和县区乡主要干部会议,鼓励干部群众对瑞金的肃反工作发表意见,号召广大干部积极行动起来,为捍卫真理,捍卫党的原则而努力奋斗。在充分发动群众,认真听取广大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首的瑞金县委果断地拘捕了胡作非为、滥捕滥杀的李添富和县苏主席谢在权等人,释放了被无辜关押的干部、群众,“制止了这一政治迫害”[2]P166。

为了进一步规范肃反工作,邓小平于1931年9月底在锦江中学亲自主持召开了瑞金县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大会讨论并通过肃反工作等议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苏维埃、县工会等主要领导人,公审并枪决了民愤极大的李添富、谢在权。会后,又逐步建立县属以及壬田、桃阳、武阳、安治、城关等单位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了司法、裁判等各级组织机构,对拘捕、审讯、审判等权限作了严格的规定。在县城和壬田等乡村召开群众大会,为蒙受冤屈的大批干部平了反。

邓小平有胆有识、敢作敢为,“是一位真正的布尔什维克,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3]P37。在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下,邓小平为书记的中共瑞金县委果断纠正了肃反的严重错误,不仅使一大批党员、干部的冤案得到了平反,调动了他们投身革命事业的积极性,而且也稳定了全县干部群众的人心,挽回了党心,赢得了民心,使瑞金“全县的局面大为改观”[4]P294,受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充分肯定,“革命秩序相当建立”,“在肃反’问题上,一般说,对于过去的错误,如随意捕人、偏信口供、使用肉刑等,已有大的转变”,瑞金县“在某些工作上面有相当的进步”。[5]P84

邓小平以果敢的气魄和敏锐的洞察力,依靠群众,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坚决纠正肃反扩大化,制止了这场不得人心的运动,重塑了党在瑞金的形象,重振了瑞金干部群众的革命斗志,赢得了干部和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二、大力开展土地运动,聚得民心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也是中央苏区民生实践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主政瑞金期间,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行毛泽东的土地革命路线,纠正土地分配不公,主张平均分配土地,“给富农以经济出路”,反对“左”倾土地革命路线,深受群众拥护。

邓小平就任时,正值瑞金第二次分田。他注重实地调查,实事求是,解决瑞金土地分配不公等问题。瑞金当地流传着一句谚语:“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番薯。”为开展好土地运动,邓小平亲自带工作组到叶坪乡黄埠头村进行蹲点。在实地调查中,他发现当地土地分配存在土地多少好坏严重不均。黄木生是三代老贫农,全家六口人,分得三亩半土质瘦又无水源的黄土岗田,地痞、富农、分田干部却占着好田,群众意见很大。邓小平知道后,带着工作组挨家挨户地访,一块田一块田地看,然后重新组织贫农团对土地实行丈量,把田按肥瘦和水源好坏程度分为甲、乙、丙三类,以原耕地为基础,按人口和劳动力标准重新分,好坏搭配,多少拉平,并留出部分好田作为红军公田,收益归公,用于优待红军、红军家属及救济灾荒等。憨厚老实的黄木生来到自己新分到的田里,抓起一把黑黝黝的泥土激动万分地说:“这回我才算真正翻身了。”[1]P91

邓小平当即就从黄木生这个典型例子入手,挑选政治觉悟较高、积极得力的干部深入到各乡村去调查了解分田情况,对所有土地重新进行丈量,查处违法乱纪现象。当时,仅按劳动力分还是结合家庭人口分存在分歧。有的人主张完全按劳动力分配,不能劳动的不能分配土地。邓小平笑着说:“这恐怕不是实事求是哩。我们四川有句老话,说‘三岁小子,吃死老子’!说的是娃儿的饭量大。要是不给娃儿分配土地,孩子多的家庭就吃不消了。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6]P26众人接受了邓小平的意见,在土地分配中,既以劳动力为主,也考虑到家庭人口的多少,使村里的土地分配做到大体公平合理,符合群众的意愿。据记载,邓小平在领导分田时使“雇农独立劳动者分上田,中农分中田,有的雇农分上田,贫农中农平分”,“有的地方,富农还分得好田,或三分之一的好田”。然后按“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再行调整,使土地的分配和使用趋于合理[5]P85。

主政瑞金的邓小平实行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土地路线,反对以劳力的强弱作为分配土地标准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左”倾土地政策,满足了群众的根本愿望,聚得民心,从而使瑞金的土地革命得以顺利开展。

三、厉行节约,大力发展地方经济,获得民心

中央苏区时期,随着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不断“围剿”和严密经济封锁,造成苏区盐、布等生活必需品极度缺乏,苏区军民生活十分困难。发展经济,改善群众生活,成为党和苏维埃政府打破敌人“围剿”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任务。

邓小平主政瑞金时正处于敌人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三次反革命“围剿”时期,粮食极度紧张。邓小平领导全县人民开展群众性节省运动,号召苏维埃干部节衣缩食,支援前方,并带头身体力行,每月最少节省八斤口粮。在日常生活中,邓小平从不搞特殊化,与群众同甘共苦,住与老百姓一样的民房,有时甚至住祠堂、庙宇。他吃红薯从来不剥皮,还风趣地说:“红薯皮营养高,吃了不怕风吹雨打,丢了太可惜。”[7]P59邓小平任瑞金县委书记期间,穿一条好多年的灰黑色的哔叽裤子,妻子劝他买条新的,邓小平严肃地说,“现在是革命的艰难时期,怎能过分讲究吃穿?和苏区的群众比,和前线的红军战士比,他们穿着粗布衣裳在火线上流血流汗,我们的情况要好多了”[5]P214。邓小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使瑞金的干部群众深受感动。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政府建都瑞金,随着人员的增加,消费的上升,给原本就很薄弱的瑞金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因此,大力发展瑞金经济势在必行。“一苏”大会一结束,邓小平把县委、县苏干部召集起来开会,郑重地和大家商量道:“我们要发动广大的劳苦群众,特别是党团员,积极带动行动起来,出谋划策,多想办法,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既要保证中央机关的生活需要,又要保障红军的供给, 也不能让人民群众挨冻受饿。 要以实际行动来保卫红色政权,保卫胜利果实……”[8]P109邓小平从瑞金的实际出发,及时制订了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手工业为辅的方针,组织经济建设,切实解决了群众缺衣少食的物质生活窘境。瑞金掀起一股确保农业丰收,发展瑞金经济的热潮。

首先,把农业生产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并采取了若干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坚持以粮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在大批农村青壮年参加红军缺乏劳动力的情况下,组织耕田队和劳动互助社;兴修水利,修建了石水、武阳水库,修整了壬田、桃阳、安治等区的水坝渠道;组织积肥突击队,开垦荒地,改良土壤;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等。其次,大力发展公营民用工业,加强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领导。瑞金的纸槽厂、纸烟厂、被服厂、硝盐厂相继开办。通过这些民用工业生产出来的日用消费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生活物资紧张的局面。此外,瑞金的交通、金融、财政等事业也都有一定的建设和发展。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瑞金出现了热气腾腾的生产局面,不仅解决了物资匮乏的困境, 更获得了宝贵的民心。

四、关心干部群众生活,严惩腐败,深得民心

邓小平担任瑞金县委书记期间,对于干部群众的生活极为关心,经常抽空走访干部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县城红属杨老汉,老伴死得早,两个儿子都参加了红军,家里用水都是工会干部轮着挑,老汉心里很过意不去, 就自己去挑水。一次,杨老汉挑水时被邓小平看见了,邓小平马上上前抢下老汉的扁担,放到自己的肩上。事后,邓小平在一次干部会议上说道:“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时时刻刻都要关心群众的生活, 解群众的疾苦。群众有困难,干部要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处处都要为人民办实事。”[5]P199一位在县苏政府工作的干部,老母亲长年卧病在床,妻子又体弱多病,还有两个幼小的孩子,家庭负担重,常常无米下锅,只好用野菜充饥。后来,有一次,他挖野菜时被邓小平撞见了,在邓小平的追问下,他才道出了实情。回到县委后,邓小平当即把自己结存的两块银元和十来斤大米叫通讯员连夜送到这位干部的家里。[5]P199邓小平的这些细微举动,温暖了瑞金的干部群众,也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1972 年,当时还是“党内第二大走资派”的邓小平获准在江西境内“调查研究”,在瑞金受到热情招待,瑞金的同志不避忌讳地说:“你是我们瑞金的老县委书记。”[7]P59

邓小平主政清廉,给瑞金广大群众以极大的感召力。全县上下出现了几次踊跃报名加入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的高潮。 对这些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邓小平明确地说:“共产党和青年团都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在这里是没有什么个人便宜可占的,打仗要冲锋在前,危险困难的工作要抢着干,筹粮买公债要占大头,分田分物则要靠后边,这些你们都愿意吗?”大伙说:“邓书记,我们加入党团组织就是图个带头,如今我们想多出点力,你们还不允许呢。”[5]P196

整顿干部队伍,对腐败分子严惩不怠,是邓小平主政瑞金时又一深得民心的举措。 1931年9月,新的县苏成立不久,县苏主席黄正就利用职权,非法向工人摊派生活津贴费,搜刮工人血汗,工人群众向县委书记邓小平反映,邓小平当即组织人员调查核实,召集会议,决定严肃处理。有的同志说黄正以前做过不少革命工作,请求给予从宽处理。邓小平毫不含糊地说:“这是原则问题,来不得感情用事,如让这种人继续呆在苏维埃政府里,只能败坏党和政府的名声。”[5]P197接着,邓小平在县城举办了有60 多人参加的培训班,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邓小平还选派了一批党性强、作风好、有群众基础的干部充实到县委监察机关,进一步加强党内的监督和监察作用。在县、区、乡及基层单位,普遍设立了举报箱。号召广大干部、群众检举、揭发党内的不良现象,同革命队伍中的腐败现象作斗争。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瑞金县党员、干部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和作风,廉洁奉公,深得民心。

俗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邓小平主政瑞金时,高瞻远瞩,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他带领瑞金县干部、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积极听从党的召唤,从人力、物力、 财力各个方面无私地支持苏区的革命斗争。今天,我们党要保持长期执政地位,要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民心是导向。时下,全国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顺应民心民意,把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苏台仁.邓小平全纪录(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3]凌步机.邓小平在赣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4]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5]危仁晸.邓小平在江西[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6]李和文.邓小平的故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7]刘强伦,汪太理.邓小平卓越智慧[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

[8]刘金田.邓小平的历程(上册)[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