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中文 | EN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官方网站!

《十送红军》的历史真相研究

                         孙 伟
                         
  著名红歌《十送红军》,歌词质朴、情真意切,曲调婉转优美、十分动听,2001年还被作为电视连续剧《长征》的主题曲。20世纪60年代初,根据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演唱革命历史歌曲的指示,为创作大型歌舞《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空政文工团的词作家张士燮、作曲家朱正本曾到江西革命老区井冈山、吉安、永新、安福等地进行采风,搜集了大量战争年代的革命歌曲,为创作做了充分准备,其中不少是当年流传在井冈山的各种版本的送红军歌曲。

  回到北京后,张士燮负责剧本创作,当他写到第四场红军长征时,感到需要有一首歌曲来表达苏区人民群众送别红军时那种依依惜别、恋恋不舍的心情。他就把自己这次搜集到的多首有关送红军的江西民歌综合起来,形成了《十送红军》的歌词。朱正本拿到歌词后,细读几遍,当即就想起了自己在江西采集到的赣南采茶戏——《长歌》(《送郎调》)的曲调,从中寻找到了创作灵感。又借鉴了西洋音乐回旋曲的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加工。这样才有了我们所熟知的由张士燮编词、朱正本编曲的《十送红军》。1961 年建军节,该歌第一次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正式公演就一炮而红。1如今更是传唱大江南北,家喻户晓。

  通过以上的创作背景,加上歌词中的红军下了山、到拿山、过了坡、五斗江、上大道和望月台等几处场景,学界对以下事实基本达成共识:这首歌的曲调虽然取自当时的中央苏区,但其内容却是实实在在描述朱毛红军主力1929年初下井冈山时的情景。作为一首革命歌曲的创作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也达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然而,据笔者研究,真实情况与歌曲中的场景有比较大的出入,学界对此问题却没有作深入的考察。

                         一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军余部上了井冈山,从而开创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带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农军也上了井冈山。1928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平江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并使井冈山的军事力量达到鼎盛时期。红五军与红四军会合的消息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1929年1月,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共6个旅计3万多人,兵分五路发动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

  当时红军充其量不过四个团,敌我兵力悬殊太大了。根据形势的需要,为了寻求破敌之策,于1929年1月4日在宁冈县柏路村召开联席会议。会议既否定了据险死守而不能解决经济困难的消极防御观点,又反对了主张全部转移而不要根据地的逃跑主义,一致赞同毛泽东提出的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相结合的策略方针,实行“围魏救赵”。会议决定:由刚上山的彭德怀、滕代远的红五军部队,及王佐领导的红四军32团的部队防守井冈山;红四军大部出击赣南,吸引敌人,返身从敌后打来,共同“破围”。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次下山有这么一些特点。既有被动的一面,又有主动的一面。被动是指两省国民党军的大军压境,兵力大大超过红军,来势汹汹、杀气腾腾,硬拼可能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所以被迫将主力带离根据地以解井冈山之围。主动是指下山前在思想上、军事上、经济上都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如将红四军和红五军进行了混编,以便统一指挥;边界各县党组织,会同部队再次加固了工事和挑粮上山,为守山作物资准备;抽调一批得力干部,充实守山部队领导;对下山部队进行政治动员、组织军事训练,布置出击路线、序列等事宜;在敌人进攻之前,也按照原定的下山路线有计划地撤离井冈山。

  既有偶然的一面,也有必然的一面。偶然是指虽然之前有过赣敌四次进剿井冈山,湘赣敌军两次会剿井冈山的经历,都被一一化解;但国民党军队这次的突然会剿,兵力之多,来势之凶,还是出乎红军领导人的预料,别无它路,只得转移。必然是指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虽然有着比较丰富的物产,为工农红军提供了必需的经济给养,但由于地处偏隅,农业经济相对落后,素有“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说法。在众多部队长期进行武装割据,需要足够给养力的情况下,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给当地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加上国民党军的严密经济封锁,虽然边界党和政府采取措施领导根据地人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反经济封锁的措施,红军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但一直都未使经济彻底摆脱几乎崩溃的边缘,红军的生活与经济非常之艰难;当红五军的部队上山后,更是雪上加霜,物资菲薄,虽有群众援助,当地却根本无法养活这么多的红军。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第三次会剿,红军主力下山以解决井冈山的经济困难都是势在必行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被动与主动、偶然与必然的特点外,对老百姓和国民党也充满着复杂的矛盾。这次下山的主要目的是围魏救赵,以解井冈山之围。一方面,对老百姓说明了红军下山的原因,在群众中还广泛动员保卫井冈山,向群众宣传保卫井冈山的有利条件,让他们协助做好防御工作等等,这是公开的。“至于到哪里去,怎样的意图,具体的战略部署,在群众中就不讲了。”2所以,对老百姓既公开,又保密。另一方面,对敌人,开始是静悄悄的、消息封锁的,这是为了顺利撤退的需要。下山后,为了达到引开会剿井冈山的敌军的注意,又在沿途向群众大张旗鼓散发各种传单,到处张贴《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旗帜鲜明地宣传红军的革命宗旨和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主张。如“红军宗旨,民权革命”,“此番计划,分兵前进”3等内容,就意在“暴露”自己的行踪,尽最大可能调动和牵制敌人,发动和争取山下群众参加革命、对敌斗争,以减轻井冈山的压力。所以,对国民党先保密,后公开。

                         二

  1929年1月14日,红四军主力部队3600余人,在毛泽东和朱德的率领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井冈山。1月16日,“湘、赣‘会剿’军代总指挥何键发觉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南下,急电蒋介石,报告对红四军主力两路‘追剿’和对井冈山三路‘进剿’的部署。”4

  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留守井冈山的彭德怀、滕代远和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对坚守井冈山的斗争作了周密的部署。红五军指战员和参战的地方武装同仇敌忾,与敌浴血奋战,表现出了顽强不屈的精神,但终因四面受敌、孤立无援,1月30日五大哨口先后被敌人攻破,第三次反会剿失败,井冈山根据地落入敌手。根据事先的会议安排,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彭德怀率领红五军余部从井冈山突围,南下寻找红四军主力;王佐等率部转入深山,坚持斗争。敌人占领井冈山后实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政策,根据地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后,在朱毛的率领下,采取盘旋式的“打圈子”战术,避强击弱,最终摆脱了重兵的追击。下山伊始,进展比较顺利,轻松占领了大庾县城。但由于脱离了稳定的根据地,群众一时未能发动起来,因而在大庾、寻乌遭到敌人的袭击,连连失利,损失很大。后来在瑞金大柏地取得胜利,扭转了战局,从此在赣南站稳了脚跟。随后,红四军为解井冈山之围,挥师宁都,接着又举旗东向,进入吉安东固地区。2月20日,红四军与活跃在东固地区的由李文林、曾炳春、段起凤等领导的江西红二、四团在东固螺坑胜利会师。会师后,毛泽东、朱德等通过赣西特委的情报,得知井冈山已经失守,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已往赣南游击,毛泽东、朱德及红军将士甚感沉痛。鉴于赣敌李文彬部正向东固逼近,金汉鼎部也对东固取进攻之势,于是,红四军前委决定,放弃原定回师井冈山的计划,继续在闽赣边界一带游击,相机寻找新的落脚点。5这样,在休整一个星期后,于2月25日离开东固,出击赣南闽西。4月1日,红四军与红五军在瑞金会合。4月11日,在于都又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会议同意彭德怀率领红五军打回井冈山,恢复根据地,这才有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后期斗争;而红四军则继续在赣南分兵,开拓新的根据地。

  可以说,朱毛红军主力1929年初下井冈山,采取了“攻势的防御”战略,是积极的策略,也是切合当时实际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假如红四军不主动撤出,后果是难以想象的。虽然红四军出击赣南后,由于情况的变化,未能完全实现“围魏救赵”的计划,但红四军在赣南闽西一带,经过多次战斗和艰苦工作,逐渐开创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三

  基于以上特殊的历史背景,我们再回过头来考察当年下山的具体情景是怎样的,与《十送红军》有什么不同?

  全国著名井冈山斗争史专家——余伯流教授对此作过这样的描述:“1月14日,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在毛泽东、朱德率领下,兵分两路向赣南出击。一路经下庄、小行洲、黄坳,一路走荆竹山,进入遂川境内,合为一路。”

  “红四军下山的那天,红五军、三十二团的指战员及山上、山下的群众数百人纷纷冒雪前来为红四军主力部队送行。战士们相互紧拉着手,久久舍不得分开,说不尽的送别话语。送行的群众纷纷将带来的熟蛋、布鞋、烟叶等,一一往红四军战士们荷包里塞。红四军指战员们想到即将离开养育、经营一年多的红色根据地,也都别情依依。一时,告别声、宽慰声、勉励声、哭泣声嘤嘤四起,场面异常悲壮感人。”6

  笔者认为这个场景比较接近历史的真相。《十送红军》中有着几个比较明显的瑕疵,如秋风、细雨就与当时的季节、气候不符,因为当时阳历1月份,正值寒冬,天降大雪。又如从下山路线看,不会向北路过拿山、再到五斗江,况且当时这两个地方也属于国统区。当然,考虑到音乐创作的因素,不能完全按照史实去套歌词,适当进行加工也是可以理解的。这里主要要谈的就是对下山红军的“十送”,可谓荡气回肠,甚是感人。但经过笔者研究认为,守山军民依依不舍是肯定的,但不会那么凄凉,更不会出现生离死别的相送!下面将给出几点理由:

  首先,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与国民党的战斗很多,由于红军兵力有限,所以经常会遇到强敌入侵,往往要面对数倍、十几倍的敌人进攻。毛泽东与朱德一起总结出“十六字诀”的游击战术原则,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为了打退敌人的进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朱毛经常会运用这个原则,到外线调动或打击敌人是屡见不鲜的。因此,红军主力下山的次数很多。就拿担任前委书记的毛泽东而言,也经常率部队下井冈山迎敌。比如,1928年2月,为打破赣敌第一次进剿,带兵到宁冈新城;1928年4月,为打破赣敌第二次进剿,带兵到宁冈、永新交界的七溪岭阻击敌人;1928年6月,为打破赣敌第四次进剿,带兵到永新骚扰敌军;1928年7月,为打破湘赣敌军第一次会剿,带兵在永新困敌;1928年8月,为了迎接朱德、陈毅率领的28团上山,带部队进入湖南桂东等。可见,对红军而言,下山迎敌或扰敌是常事。

  其次,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通过计策将敌人引开或调开,以达到消灭敌人或解井冈山之围是先例的,并取得了效果。比如,1928年5月,赣敌发动了第三次进剿,红军主动退出永新。毛泽东和朱德对于如何打破敌人的进剿,进行了商讨。与敌硬抗,肯定不行;最好是能把敌人引出来,分而歼之。经过策划,决定红军主力奔袭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的老家。结果,调动了驻永新的敌人。敌人不知这是“声东击西”之计,部队被调动了。结果被红军分而歼之,二占永新城。

  最后,这次红军主力下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经济给养和打破敌人的会剿,以解井冈之危。从事先的会议计划,到后来的下山路线,都可以看出,部队下山去赣南只是权宜之计,大家都认为井冈山并不会丢掉,本没有想过要开拓新的革命根据地,之后还是要再回井冈山的,也是认为能回来的。即使敌人有过多次进剿和会剿,湘赣边界有过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但在共产党的有力领导下,凭借五大哨口,军民一起共度难关,井冈山此前从未被敌人占领过,可谓固若金汤,还出现过黄洋界保卫战这样以少数多的战例。没想到由于形势变化,虽然彭德怀又杀回井冈山,收复了失地;但朱毛红军主力却没有再回井冈山,直到1962年3月和1965年5月,朱德和毛泽东才分别重上井冈山,以弥补当年之遗憾。

                         四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红四军主力此行下山从战略上讲是对的,因为分散了敌人的力量,减轻了井冈山的压力,保留了革命的火种,后来还开拓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当时,在广大军民眼中,这就是一次大的部队转移,与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队伍一定还会打回来。却没想到这次井冈山失守后根据地遭受巨大挫折,并不知道这是一次生离死别,而朱毛红军主力也没有再回来。

  第二,老百姓虽然不清楚红军此次下山的路线和去多久时间,但清楚此次下山的目的,而且事先作过动员工作,有思想准备。加上红军下山杀敌或调敌是很平常的事情,老百姓也习以为常。虽然有些依依不舍,但基于对红军的信任,还是充满期望的,并不会且不必特别伤心。

  第三,此次下山要做到安全撤离,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要实行消息的保密与封锁。谭政指出:“大家觉得要使敌人迟一点发觉,防止敌人追击,如果让敌人过早发觉,对我们行军不利。”7笔者查阅了许多史料和当事人的回忆录,对下山的情景描写很少,更从未见过唱歌送行的记载。不过,也不能完全排除个别群众在送行途中歌别的可能性。这个现象我们很难进行准确考证,但有一个事实我们可以确认:群众和以往一样到村头夹道相送,但大体上还是心照不宣、静悄悄的。直到顺利下山后,红军为了调敌的需要,才又大张旗鼓。

  第四,这次下井冈山并没有那么凄惨和壮烈,村民不会一站一站地送,红军也不会一步一回首。作曲者在创作过程中叠加了许多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再揉合了长征的一些因素,才让这首歌曲变得如此凄凉和震撼。

  第五,这首歌之所以在一经公演就取得了如此好的反响,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词曲本身情感真挚、源于生活,可谓脍炙人口;二是在1960年代,正是革命歌曲唱红中国的特殊时代;三是许多经历过井冈山斗争或中央苏区斗争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循着歌声追忆往事,也都非常有同感。

  虽然《十送红军》与真实情况存在着一些不符,但我们同样对这首老歌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当年的编曲作者表达深深的谢意。可以说,正是这首歌表达了当年的军民鱼水情,反映了为什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最终会夺取全国的解放。在此,对当年不怕牺牲的红军将士,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老区人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周锦涛,周喜珍.《十送红军》:一首革命历史的颂歌[J].湘潮,2010(9).

  2.罗荣桓,谭震林,等.亲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331.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册) [G]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21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63.

  5.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题解井冈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30.

  6.余伯流,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359-360.

  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 [G]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453.

  (作者: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