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中文 | EN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官方网站!

论井冈山斗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地位

李正兴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 330022

[摘 要]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践和理论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直接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的认识,又奠定了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独创性理论的基础,同时对于培育形成井冈山精神发挥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井冈山斗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地位

[作者简介]李正兴(1976—),男,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杨庭(1990—),女,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井冈山斗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研究”(10KS17)。

 

一、井冈山斗争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直接催生了“生命线”地位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用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鼓舞群众积极投身革命斗争。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共产党员、军队官兵、地方群众、敌军俘虏展开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对革命工作的重大意义,为后来我党正式确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一重大认识奠定了基础。

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用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教育部队,启发工农红军和人民群众的革命觉悟。党在红军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完善了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确定了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首创了人民军队的治军条例,加强了军队的组织建设,强化了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创立了“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战术原则。1927 10 月,毛泽东在荆竹山对部队进行政治纪律教育,首次提出了“三大纪律”;11 月,工农革命军打下茶陵,建立湘赣边界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后,前委在砻市开会,总结经验教训,对官兵进行教育:军队不仅要打仗消灭敌人,还要打土豪筹款子,还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1928 1 月,工农革命军打下遂川 ,建立工农兵政府后 ,在李家坪首次向部队宣布了“六项注意”;3 月底,在桂东沙田,毛泽东向部队重新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5 月,朱毛会师再次重申了“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此后,红军部队广泛运用“三大任务”“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为“八项注意”)教育全体官兵,密切军民关系和军政关系。

井冈山斗争时期建立的这些政治工作制度催生了“生命线”地位的认识,它是“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科学论断提出的血脉之源。1929 12 月,党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要“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有计划地进行党内的教育,纠正过去无计划的听其自然的状态,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1P94 1932 7 21 日,中共中央在《给苏区中央局及苏区闽赣两省委信》中指出:“政治工作在红军中有决定的意义”,“必须充实现有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实现中央政治工作条例,政治工作不是附带的,而是红军的生命线”。这是第一次提出的“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论断,它的提出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的认识已初具雏形;1955 年,为了指导各地办合作社,批判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的所谓“右倾保守”思想,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速度,毛泽东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所做的按语中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2P449

这一科学论断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形象概括。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了这一论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并强调这是“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它重新认识和高度肯定了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并再次证明了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传家宝和优良传统,同时证实了井冈山斗争时期政治工作制度建立的科学性。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初步奠定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之所以能够克服困难排除一系列障碍得到不断发展,除了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外,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无形的武器,具有强大的战斗力。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艰难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首先,井冈山斗争时期军民关系的协调举措极大地丰富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论内容。为了使工农红军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相处更加和谐,毛泽东向部队颁布了“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并在军队严格执行,这迅速打消了当地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形成的恐惧心理,使亲如一家的军民关系开始形成。正是由于军民关系的和谐发展才使投身革命建设的人民群众越来越多,这种革命实践极大地证明了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对军队开展的有关军民关系和谐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正确的,这份正确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论内容。

其次,在对红军进行建军宗旨和革命任务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红军和人民群众在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论断下,坚定理想信念,相信革命的伟大前途,极大地促进了党、红军和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理想信念这个无形的斗争工具,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政权屹立而起。井冈山斗争时期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井冈山斗争之所以胜利的精神支柱,更是思想政治工作要继续坚持的核心内容。它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人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人生理想、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等内容的理论基础,保证了理论教育的无产阶级性质。

最后,井冈山斗争时期探索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方法,轮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措施,丰富了基本的方法体系。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说理引导教育法、榜样示范法、优待俘虏法、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法等方法措施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保障。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逐渐丰富和拓展新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对象不断地创造新的有效方法。继承与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保持传统优势又能创新适应新形势的根本要求,总结归纳井冈山斗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宝贵的经验,分析经验中发展规律,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丰富、逐渐完善,为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保障,不断创造理论源泉。

三、井冈山斗争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精神、风范、道德情操的总称。[3P51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斗争实践中孕育而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它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思想和高尚情操,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井冈山革命斗争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培育和凝聚井冈山精神的关键环节,它赋予了井冈山精神深刻的内涵。

第一,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方针政策,为井冈山精神增添了无产阶级理想信念。井冈山由于地处湘赣边的交界处,交通封闭,且当地的群众多为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因此,要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党的革命方针政策,需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革命,坚决地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处于相对偏僻当中的农民群众无法凭借自身的文化能力接受马克思主义,无法自发地产生先进的理想信念,更无法自发地理解革命方针政策。井冈山斗争时期通过朴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群众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这个教育宣传过程为井冈山精神增添了鲜明的无产阶级理想信念特征。在 1927 11 月,出现“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对于当时的毛泽东和红军无疑是一次无产阶级理想信念的冲击。 毛泽东为了在政权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根据中国革命具体国情,把握中国革命发展规律,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驳斥悲观主义,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星星之火必将发展为燎原之势、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念。

第二,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奋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革命斗争,为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奠定了群众基础。恩格斯说过,“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捏在一起,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4P606。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在群众中就开展了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密切地联系群众,积极地动员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大力地宣传土地革命。毛泽东带领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后奋力开展思想动员工作。1928 2 月,红军在根据地发动了群众, 进行了打土豪分财产的游击暴动, 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拥护;1928 5 月,边界党的“一大”提出了“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的方针,使湘赣边土地革命开始掀起了高潮,极大地激发了贫苦农民的革命热情。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奋力于宣传和动员群众,开展土地革命,为革命斗争打好了坚强的群众基础,也为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奠定了群众基础。

第三,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井冈山精神的传播,丰富了其内涵。井冈山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宣传、引导、疏通、启迪、强化群众革命思想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贯穿着井冈山斗争的始终。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为井冈山精神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井冈山精神内涵的丰富奠定了思想理论的基础,让井冈山精神有了血肉。一方面,它促进了井冈山精神在各个根据地之间的传播;另一方面,在传播过程中无形地为井冈山精神增添了新的内涵。为了摈弃旧思想,旧习俗,党用农民的语言和他们所熟悉的生动事例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比如,办学、编歌谣、和农民一起干活等,让农民懂得农民运动与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为了打破国民党当局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解决物资、吃饭问题,党积极鼓励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和反经济封锁的斗争,大力开展经济建设,再把反帝反封建这个任务融合在农民运动中, 发动积极分子的示范带动作用, 团结中间力量,壮大革命的队伍,扩大群众基础。这一系列的宣传动员活动都传播着井冈山独有的精神,并赋予了井冈山精神实事求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等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刘孚威.论井冈山精神[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