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中文 | EN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官方网站!

井冈山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启示

王伟
  (南昌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江西南昌330099)

  摘 要:和谐社会是需要道德引领的社会。“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弘扬井冈山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和谐社会;道德启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在井冈山上点燃了革命的火焰,开启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石。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源头。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环境下坚定信念,勇于艰苦奋斗,矢志走向胜利的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在今天,重温井冈山精神,重新接受井冈山精神的道德洗礼,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和谐社会是需要道德引领的社会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总和。道德属精神范畴,不仅表现为民众的行为规范,而且表现为民众的价值观念。一个缺乏道德观念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的人。人无德不立、事无德不成、国无德不兴。一个人做事情离不开道德的支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信仰的支撑。一个缺乏道德感的国家,会导致社会成员精神虚空,道德滑坡会影响到社会安定,从而使民族失去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国家的发展,掣肘社会的进步。

  道德是一种软约束,道德调节作用的发挥,依赖的是人的内心信念,依靠的是主体的自律性,道德调节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常态形式和深层形式。道德不同于法律,法律是硬约束,是一种他律的方式,它通过强制来调控人们的行为,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外在制约。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解决,如果都靠法律来调解,将会消耗高昂的成本。另外,法律的调控作用也有其局限性,一些领域、一些事情法律难以涉足,很难发挥有效作用。而在法律调控不到的地方,道德可以调控,道德调控是对人内心的调控,是通过人内心的反省对人的外在行为给予规劝和引导,使得行为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和利益矛盾的凸显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既给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与之相伴也产生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利益分配问题。面对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与挑战,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标准,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一个社会要和谐存在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是不行的,还要有道德来保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漫长、复杂的历史过程,需要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在协调关系、解决矛盾的时候,离不开道德的规范和调节。无论是处理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处理和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或是处理和解决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都需要人们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谐社会是需要道德引领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道德的支撑,良好的道德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重要的思想保证。井冈山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悟井冈山精神,挖掘井冈山精神内涵,不断推动广大民众思想道德的升华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 井冈山精神与和谐社会道德要求的契合性

  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是以毛泽东、朱德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出来的革命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道德的引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具有内在的契合性。

  1.“坚定信念”与和谐社会共同理想一脉相承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共同理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它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当今的具体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说服力及亲和力。

  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全国被白色恐怖所笼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处于敌人强大力量的包围之下,红色政权岌岌可危。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坚定了根据地军民为工农阶级利益而战的决心,始终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激发打败敌人的智慧,产生战胜敌人的勇气。井冈山精神以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最终目标,这一信念不仅鼓舞井冈山军民抵御住了敌人一次次疯狂的进攻,保留了革命的火种,为革命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且,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成为共产党人革命、建设的动力之源,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需要广大民众传承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2.“艰苦奋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推进器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切问题的关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同时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发展主要是指经济的发展,是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但是,中国的发展不能依赖世界。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中国自身来解决,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则明确了中国的发展思路。中国的发展应该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主,“对外开放,争取外援”为辅。

  “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初期,处于敌人的经济封锁之下,经济状况十分困难,生活条件非常恶劣。为了克服经济困难,巩固红色政权,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带领根据地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了有效的经济斗争和经济建设。“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香。”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根据地军民“艰苦奋斗”的场景,而且从中可以感受到红军官兵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艰苦奋斗”帮助井冈山军民发展了生产,渡过了难关。

  在今天“艰苦奋斗”同样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成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推进器。

  3.“实事求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任何社会都存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实事求是地对待矛盾,寻找化解矛盾的方法,不断增加社会和谐的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实事求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在“八七会议”以前,我们党一直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论”,使中国革命遭遇了挫折,全国革命运动陷入低潮。在中国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外形势,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井冈山建立起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认真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实事求是”思想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勇闯新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向导

  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缺少创新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缺乏活力,经济、政治、文化方方面面就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敢闯新路”是井冈山斗争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首创精神。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度落后的半殖民半封建国家,革命道路应该怎样走,在马克思、列宁的著作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凭借“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鼓舞广大军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建立了新中国,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把中国引上了通过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创新精神,和谐社会表现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表现为“敢闯新路”的胆识与气魄。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敢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3]只有保持“勇闯新路,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5.“依靠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落脚点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实行的一条马克思主义路线。构建和谐社会,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依靠群众、帮助群众”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里,广大红军同志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与根据地居民结下了鱼水之情,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使得国民党反动派一进入根据地,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时曾写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构建和谐社会,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要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

  6.“勇于胜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

  和谐社会不是一经建成就一成不变的社会,而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和谐社会也会不断向前发展。

  “勇于胜利”坚定了井冈山军民对敌斗争的信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处于敌人强大势力的包围之中,敌强我弱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正是凭着“勇于胜利”的精神,广大军民同吃苦,共患难,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粉碎了敌人一次次来势凶猛的围剿。从1927年10月到1929年1月,井冈山军民连续粉碎了敌人的4次“进剿”,湘赣两省敌军的3次联合“会剿”,谱写了井冈山斗争的光辉篇章。

  构建和谐社会同样需要“勇于胜利”的精神气魄,警醒人们不要向困难低头,要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全国人民长时期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勇于胜利”,不断取得胜利,让“勇于胜利”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

  三 弘扬井冈山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井冈山时强调:“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加强团结、形成合力,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用优良的作风保证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4]井冈山精神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弘扬井冈山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要胸怀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终身为之努力的最高价值目标。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重要的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员必须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上。

  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之所以能够形成席卷全国,带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燎原之势,就在于当时的共产党人坚定了共产主义革命必胜的信念。在今天,要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统一起来,切实贯彻执行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化,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产党员带头贯彻执行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也就是以实际行动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也就是在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2. 要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取得胜利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和工作中形成的优秀道德品质。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在敌人封锁,处境艰难的情况下带领井冈山军民艰苦奋斗,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种种困难,冲破重重包围,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且打败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不断地取得胜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争做艰苦奋斗的表率。要坚决抵御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克勤克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向前推进而贡献力量。

  3. 要坚持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敢闯新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实质上就是我们党不断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路线。井冈山斗争中,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的情况,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革命道路。历史证明,毛泽东的开创性思想是正确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需要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坚决克服“照抄照搬”、“照本宣科”、“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工作方法,克服患得患失的思想状态。要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落实上级组织的要求,合理借鉴外部经验,独辟蹊径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4. 要践行群众路线,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历来把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竭诚服务群众当成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井冈山斗争中,毛泽东同志严明军纪,用“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来约束军队,告诫战士以群众利益为重,为群众利益着想,帮助群众,深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要确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把群众利益落到实处,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把群众的要求和愿望转化为努力工作、加倍工作的动力,以良好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的信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8.

  [2]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5-2-19.

  [3]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04-06-03].

  [4]胡锦涛.发扬井冈山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03-09-02].



  作者简介:王 伟(1982-) ,男,吉林四平人,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