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中文 | EN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官方网站!

“四个之问”的科学回答彰显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科学回答,我们更能深切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一、站在民族复兴高度,科学回答中国之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也是贯穿党的百年奋斗的鲜明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华儿女热切期盼得到回答的中国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有机统一起来,作为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实践原点和鲜明主题,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民族复兴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从历史方位、正确方向、政治保证、路径选择、价值基点、动力保障等方面,深刻回答实现民族复兴目标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一系列重大科学论断、重要思想观点,把14亿多中华儿女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感情升华为理性追求,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擘画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大又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这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民族复兴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同时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民族复兴伟大实践,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科学判断、战略擘画,科学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十年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充分说明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二、站在胸怀天下高度,科学回答世界之问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如何回应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界之问,是新时代要回答的一大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是中国共产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洞察人类进步潮流、积极回应世界人民普遍关切的智慧结晶,充分彰显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自2013年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为世界谋大同统筹起来,科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人类难题,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比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倡议,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体系新的发展共识和行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再比如,2021年9月和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这两个倡议是人类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当今世界发展和安全问题的重要理念引领,为完善全球发展和安全治理体系、消弭人类发展赤字与和平赤字贡献中国智慧,是对全球发展和安全事业作出的新贡献。还比如,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以实际行动打破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中国霸权论”,为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了中国力量,让世界从中看到了人类和平发展的希望,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引领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大国担当,看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巨大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等。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系统阐述和部署,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这再次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政治立场和历史自觉。事实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天下为公等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理想追求,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和共产主义奋斗目标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始终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道义制高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三、站在人民至上高度,科学回答人民之问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出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的人民之问,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
  坚持人民至上,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引领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从“人民有所呼”问题入手,到“改革有所应”的全面推进;从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到历史性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从“一个也不能少”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致力于“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共同富裕;从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到“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文明建设,到“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一系列重大成就,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情怀。
  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目的就是通过人民群众投身改革、推动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必须致力于共同富裕”,“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等等。这些重要论断凸显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切实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站在自我革命高度,科学回答时代之问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回答时代之问是理论的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严峻的党内形势和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如何以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这一时代之问,迫切需要党的创新理论作出回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敢于直面党内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出一系列党的建设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原创性重大贡献,为新时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赶考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自觉。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气和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深刻回答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时代之问,以伟大自我革命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社会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这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马克思主义革命党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提出和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突出政治标准选贤任能,加强政治巡视,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动全党坚定理想信念、严密组织体系、严明纪律规矩。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等,开辟了治党管党强党新境界。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未来是奋斗者开拓的。如何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全党同志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了坚定的历史自信、理论指引和实践方向。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今天,新的时代之问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案正在写就。走在新的赶考之路上,96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都是答卷人,永远奋进在迎考答题的征程中。
  (作者: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