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中文 | EN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官方网站!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民族地区“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旗帜

百色起义纪念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它包括左江、右江和红水河流域的龙州、宁明、凭祥、百色、恩隆(今田东)、隆安、东兰、凤山、河池等,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人口150余万。其中壮族人口为主体,还有汉、瑶、苗、毛南、仡佬等族。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较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面积规模较大、人口数量较多的一块根据地,在西南边疆树起了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旗帜,对广西和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发展
  1929年9月,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化名邓斌)来到南宁,领导广西全局工作。不久,主政广西的俞作柏、李明瑞不听我党劝阻仓促反蒋,旋即失败,邓小平果断决策,将我党掌握的广西警备第四、五大队和广西教导总队开赴左右江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29年12月11日,在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下,在地处滇、黔、桂三省交通枢纽的山城百色举行武装起义,成立红七军,颁布《中国红军第七军目前实施政纲》《中国红军第七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等重要文件。同一天,在恩隆县平马镇召开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以雷经天为主席的右江苏维埃政府。右江苏维埃政府先后成立了百色、东兰、恩隆、奉议、隆安、河池等十几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和革命委员会,创建了人口约100万的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1日,在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领导下,在地处中越边境的龙州举行武装起义,成立红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颁布《中国红军第八军目前实施政纲》《劳动法》《土地法》等政纲法令。左江革命委员会在左江特委和红八军的支持下,在龙州、上金、龙茗、凭祥、养利、崇善等地组织成立革命委员会,创建了人口50余万的左江革命根据地。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和法令,指导根据地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教等各项建设。根据地的中心工作是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右江苏维埃政府制定和颁布了《土地法暂行条例》《共耕条例》,作为土地革命的依据和准则。农民分得土地后,政治地位和经济生活明显改善。当时东兰和凤山一带流传着这样的山歌:“田地都平分,不准谁偷懒,家家有谷收,人人心欢喜,粮食吃不完,团结更增产。”除了土地革命,在邓小平等的领导下,根据地大力发展党员,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开办党员和干部训练班,对部队进行集中整训,提高了党员和干部的政治素养与军事素质;同时,加强革命政权、经济、文教卫生等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少数民族工作,增强了根据地军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成立和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1930年3月,新桂系军阀趁红八军主力分赴各地游击、城防力量薄弱之际进犯龙州。3月20日,红八军军部和第二纵队在敌军的突袭下遭受重大损失,左江革命根据地随后大部分丧失。在靖西剿匪的红八军第一纵队回援龙州受挫,后在滇桂黔边境游击转战,于1930年10月与红七军会师并编入红七军。右江革命根据地的红七军在1930年初进攻南宁受挫后主力转移到黔桂边,同年6月回师右江,收复失地。1930年11月执行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指令(中共南方局代表邓拔奇不知晓六届三中全会决议,仍积极在红七军前委传达“立三”路线),红七军主力离开根据地转战桂、黔、湘、粤、赣五省,于1931年7月与中央红军会师,后编入红三军团,成为中央红军的一部分。红七军主力北上后,韦拔群和陈洪涛等坚守根据地,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了三次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后韦拔群、陈洪涛等相继牺牲,余部向滇、黔、桂边地区转移,创建了滇黔桂边游击区,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成功实践。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两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百色起义成功发动后,中共中央予以充分肯定,指出:红七军“虽然出现于偏僻的广西,暂时对全国尚没有其他各部分红军那样大的影响,但他在全国政治上同样具有极伟大的意义……特别在他的发展前途上有严重的作用与意义,他的发展很快可以影响到全国”。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形成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当时全国主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壮举,点燃了民族地区“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根据地成立的各级红色政权,沉重打击了反动势力在民族地区的统治,动摇了其根基。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族群众,坚持统一战线,为我党在民族地区实行武装割据积累了经验、提供了范式。在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中,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为我党在民族地区的工作和民族政策的丰富发展总结了新鲜经验,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民族篇章。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践行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纲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着手分析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龙州、凭祥、上金、雷平、靖西等县与法属越南接壤。革命根据地的成立,引起了法帝国主义的仇视。法帝国主义不仅封锁了中越边界,还企图干涉和扼杀新生的红色政权,扬言要派武装卫队及机关炮车进驻龙州。左江革命根据地军民不畏强权威胁和恫吓,对法帝国主义的挑衅予以了坚决回击。根据地军民召开万人大会、举行反帝游行示威,声讨法帝国主义罪行,没收了窝藏在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海关楼和天主教堂内的地主豪绅财产,收缴了一批武器和一部电台,将领事馆领事夫妇、武官和教堂传教士等驱逐出境,并迫使一架在根据地上空挑衅的法国军机坠毁,沉重打击了法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左江革命根据地的对法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军民同帝国主义面对面的直接较量,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反帝信心和爱国热情,在党领导的民族独立斗争史上具有特殊且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在社论《赤色的龙州》中对这次反帝斗争给予了高度评价:“做了国民党军阀政府数十年所不能做所不敢做——不是,实在是所不愿做的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之反帝国主义政纲,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在中国革命的发展将有非常伟大的历史意义。”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淬炼、造就了一大批革命者与建设者。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不仅锻造了骁勇善战的雄师劲旅——红七军和红八军;还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革命骨干和治国理政的英才,其中包括大量少数民族干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邓小平后来曾说:“二十五岁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建立了红七军。从那时开始干军事这一行,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他在人民军队中担任的第一个重要领导职务是红七军前委书记和红七军政委。邓小平既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又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据不完全统计,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累计培养了2000余名共产党员、近万名红军战士。其中有大将张云逸,上将韦国清、李天佑,中将莫文骅、覃健、韦杰、冼恒汉,少将韦祖珍、覃国翰、黄惠良、姜茂生、欧致富、卢绍武、吴西、袁也烈等,一共20位将军;有陈漫远、叶季壮、袁任远、覃应机、黄荣、钟夫翔等20余位省部级干部;还有其他一大批各级领导干部。他们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高尚情怀和崇高精神成为激励我们奋勇前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校文史教研部)